【世界銀行按照人均GDP數據把中國歸入中高收入國家,確實是一個客觀陳述,但這個客觀陳述并不能真實描述中國民眾的實際收入水平,反而間接反映了中國社會兩極分化的嚴重?!?/p> 近日,國家發(fā)改委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啟動“十三五”規(guī)劃編制的相關情況。發(fā)改委發(fā)展規(guī)劃司司長在會上表示,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中等高收入國家”行列,下一步希望通過“十三五”的努力,使我國人均GDP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接近或進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 上述表述再次在網上引發(fā)“對不起,拖了國家后腿”的吐槽,眾多網友認為自己再次“被高收入”。 不過如果細察世界銀行的數據不難發(fā)現,所謂“中高收入”,不過是一道簡單的算術題。 稱其為“算術題”,首先緣于其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計算方法:2012年(以下出現的數據,皆為2012年數據),中國GDP總量達到8.227萬億美元,用其除以13.51億總人口,就得出了人均6080美元的數字,也就歸入了“中高收入”行列。其中不但沒有考慮居民實際收入在GDP中的占比,更沒有涉及由于分配不均帶來的貧富差距。如此粗疏的,只有在宏觀統(tǒng)計學上具有參考意義的數據,與公眾生活的實際感受不合拍,并不意外。 其次,統(tǒng)計學中的“人均”數字,本身就是個很迷惑人的概念。在望文生義的意義上,既然是“人均”,就應該近乎“人人都有這么多”,因此如果很多人,甚至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的收入達不到“人均”水平,就難免有“被人均”的疑惑。但是在統(tǒng)計學上,人均數據就是一道簡單的算術題,實際占有情況卻要復雜得多——只有在絕對平均、不存在任何貧富差異的社會中,人均數才可能是人人都實際擁有的收入。而只要存在收入差異,則必然是收入低于人均數的人,多過高于人均數的人數,且貧富差距越大,低收入群體的數量越是遠遠大于高收入群體數量。而當下中國社會的貧富差距水平有目共睹,極少數巨富人群就足以把大多數低收入群體拉入“中高收入”行列,即所謂1個千萬富翁與9個赤貧者,就可以算出高達百萬的人均數。 由此可見,世界銀行按照人均GDP數據把中國歸入中高收入國家,確實是一個客觀陳述,但這個客觀陳述并不能真實描述中國民眾的實際收入水平,反而間接反映了中國社會兩極分化的嚴重。 其實,即使排除上述因素,中國進入“中高收入國家”也不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事情。按照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被歸入“中高收入”的國家為57個,而“高收入國家”則達到74個。而所有“中高收入國家”的人均GDP近7000美元,比中國的人均GDP高出近1000美元,這意味著中國不過剛剛跨進“中高收入國家”門檻。 而在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2013年統(tǒng)計年鑒中,以附錄的形式公布了“中國主要指標居世界位次”。在這份位次排名中,中國2012年GDP總量達到世界第2,外貿、水泥、鋼鐵、煤炭、發(fā)電、棉布、糧食等主要經濟指標則非1即2,儼然世界經濟大國,唯有“人均國民總收入”一項,卻在214個參與排序的國家中,驟然跌至112位。 這就是中國的現實:縱向比較,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算術意義上的人均財富也大幅增長,確實是了不起的成績;橫向比較,經濟總量的躍升,掩蓋不了人均財富依然中等偏下的事實。而在社會內部,財富分配的嚴重失衡,導致經濟發(fā)展不能公平地惠及大多數民眾,越是漂亮的人均數據,越讓低收入群體深受刺痛。這一現實提醒決策者們,除了爭取早日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之外,讓人均收入數據盡量接近大多數民眾的實際收入和真實感受,應該是更迫切需要努力的方向。 |
相關閱讀:
- [ 04-25]跨過高收入“門檻”,就能幸福來敲門?
- [ 03-26]公考熱降溫須公務員收入見陽光
- [ 03-07]治醫(yī)生收入低 該用什么藥
- [ 03-05]由“安全感工資”讀出民眾的收入焦慮
- [ 03-03]收入增速與GDP增速之辯證法
- [ 02-14]公務員收入脫敏還得靠公開
- [ 02-13]公務員收入不高,你為啥不信
- [ 01-28]改變稅制提高中等收入者收入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