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正式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同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舉行首腦會談,這是兩國最高領導人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的第6次會面。懂漢語、喜歡中國哲學的樸槿惠總統(tǒng)在去年訪華時,曾掀起一股不小的“樸槿惠旋風”,她的自傳《絕望鍛煉了我》、《樸槿惠日記》一度洛陽紙貴,就連她喜愛的馮友蘭所著《中國哲學簡史》也成為暢銷書。今年1月,習近平主席致親筆信給樸槿惠總統(tǒng),祝賀她62歲生日,這在中國外交史上并不多見。兩國領導人表現(xiàn)出的親近感和個人之間的友誼,為兩國關系帶來了更多的“人情味”,更能打動兩國國民的心。 高層之間如“訪朋友、走親戚”般頻頻會面的同時,兩國各層次、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也活力倍增,兩國關系進入歷史上最好階段。 當然,中韓關系的“好時節(jié)”也并不意味著沒有考驗。 從外部來看,美國戰(zhàn)略重心重新回歸亞太,推進“亞太再平衡”,中美“競爭與合作”的關系更多地表現(xiàn)為美國對中國的牽制或遏制,軍事上強化同韓日等傳統(tǒng)盟友的關系,經濟上著力打造排斥中國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議”。在中美關系上,中國提倡建立“新型大國關系”,表明了“太平洋足以容納中美兩個大國”、希望美國“在亞太地區(qū)發(fā)揮建設性的作用”的立場。這充分顯示出中國無意排斥美國,無意同美國進行對抗或對峙,而是最大限度尋求中美利益共同點和合作點。但亞太地區(qū)部分國家卻極力附和美國,有意無意地牽制中國的舉動,充當起遏制中國的急先鋒。 韓國是美國堅定的盟國,韓美關系一直是韓國對外關系的主軸。但韓國又是中國的近鄰,不但兩國歷史上淵源頗深,聯(lián)系千絲萬縷,而且在建交后包括經貿在內兩國關系突飛猛進,已是難以割舍。如果讓韓國選邊站隊,無疑會陷入兩難的境地。事實上,在李明博總統(tǒng)時期,韓國采取了親美一邊倒政策,給中韓關系帶來了傷害,兩國國民之間“嫌韓”、“惡中”情緒一度高漲,可謂教訓深刻。最終,李明博總統(tǒng)的親美一邊倒政策在兩國均遭到了反對和否定。 從積極的層面來看,同時和中美兩國保持親密關系的韓國,可以充分發(fā)揮中間媒介作用,有助于中美消除歧見和誤解,這也是韓國政治外交界人士所主張和強調的部分。中韓美三角關系的發(fā)展和維護,將有賴于三國政府智慧。 需要中韓共同面對另一外部因素的則是日本。日本數(shù)屆政府試圖突破戰(zhàn)后秩序成為“正常國家”,安倍政權上臺以來,美化戰(zhàn)爭、歪曲歷史、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各種動作不斷,出現(xiàn)了急劇右傾化甚至復活軍國主義的苗頭。雖然韓國同日本和美國構建的東北亞“鐵三角”仍然健在,但作為均遭受過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中韓兩國,必須共同反對日本的錯誤言行,共同防止歷史悲劇的重演。這是中韓兩國作為地區(qū)大國,為維護東北亞和平與穩(wěn)定,建立包括日本在內的東北亞共同體,實現(xiàn)東北亞繁榮發(fā)展,所必須共同承擔的責任和共同面對的課題。 在半島內部,則有朝鮮核問題和南北關系問題。一直以來,中國堅持推動朝鮮半島無核化、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wěn)定、支持半島和平統(tǒng)一的政策和立場,并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總有部分人懷疑中國“袒護朝鮮”,還有些人在南北統(tǒng)一問題上拋出了“中國責任”和“中國反對南北統(tǒng)一”的論調。如果處理不當,徒然增加兩國國民之間的不信任,甚至滋生敵對心理。兩國政府、媒體、學術界以及社會團體等應加強交流,尤其應通過公共外交手段,早日消除種種先入為主的成見。 所幸這些問題和當前艷陽高照的中韓關系相比,也許不過是遠在天邊的幾片云朵。但中韓關系越是在“好時節(jié)”,越應該懂得珍惜和呵護。只有這樣,中韓關系才能從“量的增長”提升到“質的發(fā)展”,成為“全方位”、“更緊密”、“更重要”的伙伴關系。習近平主席此次訪韓,有望成為這一轉變的契機。 作者系察哈爾學會半島和平研究中心主任 |
相關閱讀:
- [ 05-20]中韓電影大咖回歸電視異同
- [ 04-28]為公考中韓劇的出現(xiàn)由衷的點贊
- [ 06-28]中韓關系更上一層樓的三項指標
- [ 08-31]中韓交流,中國應積極輸出當代文化
- [ 05-26]誰從“中韓文化之爭”中受益
- [ 12-24]是誰在臆造中韓文化之爭?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