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立名目的考試加分損害教育公平
2014-07-16 10:10:46?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考試加分項目,益發(fā)成為制造不公的土壤。無論高考中考,各種紛繁的加分亂象,屢屢撞擊人們的眼球,稀釋著考試公正和社會公平。輿論對河南高考加分怪相的質疑,正甚囂塵上?!芭l(fā)”體育加分生的背后,或有隱秘的不當利益置換。 如果說,河南“批發(fā)”加分考生,還扔出了正規(guī)武術比賽的煙幕彈,那么,哈爾濱最近被曝出的加分集體造假亂象,則堪稱“裸奔”和狂歡了——上月底,哈爾濱市教育局對2014年哈爾濱市報考重點高中擬享受政策性加分的考生名單進行公示,不料引發(fā)軒然大波。很多考生家長聯(lián)合發(fā)布《致省長訴求書》,指控加分巧立名目、魚目混雜兩宗罪。 在孩子“戴棒球帽照相就加分”中,可以想象,當?shù)氐闹锌技臃?,混亂到了什么樣的地步。家長身份可以造假、加分項目繁多且貓膩叢生,以至于混亂到,呈現(xiàn)在天真孩子眼里的,幾乎是場加分的“嘉年華”。 盡管當?shù)亟逃块T承諾進行復核。但是從家長們指控的兩宗罪中,或不難看見,加分亂象存在的土壤,無非兩個因素孕育而成:魚龍混雜,蓋因審核不力所致,加分考生家長身份涉嫌造假,識破起來很難嗎?而故意放水的背后,又存在著怎樣的利益交換;巧立名目,就更加詭異了,為了考試公平,加分項目應該盡可能削減才是,豈能如此泛濫,這很難讓人不質疑亂象的背后有利益鏈的存在。 審核監(jiān)管不力、項目設置缺乏科學性,能成為考試加分亂象的辯解理由嗎?顯然不能。面對家長的指控和社會的質疑,當務之急,相關部門應該查清事實,如果集體造假客觀存在,理應徹查下去,挖出加分亂象土壤下面埋藏的利益根系,撕破考試加分的黑幕。 無論是“批發(fā)”、“量產”高考體育加分生,還是制造中考加分“嘉年華”,每一次加分的亂象,都是對考試公正及社會公平的重創(chuàng)。而要走出重重黑幕,消除各種貓膩,確??荚嚿壍墓剑钋逦穆窂侥^于“一加一減”:即加強管理和監(jiān)督,防止投機者乘虛而入;即減少加分項目,讓考試回歸知識和能力的比拼,而不是拼爹、拼人脈、拼財富。也只有這樣,起跑線才是直的,人才的選拔路徑才是平的。 令人欣慰的是,從教育界的整體趨勢看,德育等標準模糊的加分項目,正在消失。社會也在加分亂象一次又一次損害公平的過程達成了共識: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依賴考試的比拼。而從長遠來看,還是得依靠中國教育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包括成才路徑的多維化,包括教育資源分配的均衡化。教育的整體公平,才能治療加分亂象等局部潰敗,才能撕破籠罩在考試競爭土壤上的黑幕,砍斷教育土壤上增生的利益鏈條。孩子們的疑惑,也正是教育公平實現(xiàn)亟待破解的難題。 |
相關閱讀:
- [ 07-16]少數(shù)民族考試加分何來“不公”之說?
- [ 07-14]當“特長加分”演變?yōu)椤盎ㄥX買分”
- [ 07-10]從替考到加分舞弊,警鐘為誰而鳴
- [ 07-09]“合規(guī)不合理”加分也應追責
- [ 07-09]放棄加分背后的違法犯罪不能放過
- [ 07-08]高考體育加分調查,別成為爛尾新聞
- [ 07-08]高考加分造假已坐實,依法嚴懲才有公信
- [ 07-08]高考體育加分調查,別成為爛尾新聞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