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萬慶良,廣州城流傳著太多段子,尤其是他各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笑話。2012年5月,廣州舉行“三打兩建”工作展后,萬慶良到相關部門去了解打擊欺行霸市工作,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他們剛剛打掉一伙以暴力手段非法控制沙縣小吃店食材供貨渠道的犯罪團伙。這時候,萬慶良不解地問:“什么是沙縣小吃?”下邊的人紛紛感慨:“萬書記果然是‘不食人間煙火’啊。”(7月29日《第一財經日報》) 不知沙縣小吃,除了確實不關注外,還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生活閉塞、孤陋寡聞,未見過什么世面,不知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何模樣;一種是,生活優(yōu)越、獨居高臺,不知民間疾苦,不知普通人怎樣生活、怎樣過日子。想必,萬慶良屬于后者。一個更清楚的注腳是,他廣為流傳的“何不租房住的”的建議——拿自己身為領導的廉價租房的待遇和經歷,建議年輕人也要樂于租房,不要急著買房。這種“何不食肉糜”的言論,讓人看到了其生活境界的“不一般”,以及匆忙中作秀的虛假與虛偽。 不知沙縣小吃到底是多大的事情?沙縣小吃只是一種普通的小吃,倘若是一個普通人,不知便不知吧。但如果我們把沙縣小吃看成是一種生活中的底層景象,并看到這種不知背后的習慣性忽視,就會發(fā)現,不知沙縣小吃其實是一個眼睛向哪看的作風問題、思維習慣問題。 實際生活中,有的人習慣眼睛向上看,只看那些貼上更為尊貴標簽的東西,只把權和利看成是有誘惑力的東西,并樂于躋身其中,他們從來不知或不想知,這世界的另一面是怎樣的,他們覺得這與他們無關。而有的人則習慣眼睛向下看,無論他們站在什么樣的位置,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都愿意看到那些不曾了解的真實與現實,不能忍受其中的無奈與苦楚,并勤于去改變它,影響它。 對于政府官員也是這樣。有的人喜歡與企業(yè)家們勾肩搭背,出入高檔會所,遍嘗美食、夜夜笙歌;有的人則喜歡與百姓打交道,走進現實當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兩種官員表現出了不同的價值追求,不同的官念:有人是把官員的位子看成是一種博弈的資本和交際的工具,他們想的不是如何做好本職工作為人民服務,而是如何通過手中的權力,過上更舒服的生活,博取更可觀的利益;有人還是會把官員看成是公仆,想的首先不是個人的得失,而是如何讓自己手中的權力為民所用,為民謀利。于是,在他們身上表現出了不同的底色:有的人聲色犬馬,有的人艱苦樸素;有的人不接地氣,有的人熟悉民生。 那種視角向上,官念異化的人,其實生活在權力的真空中。雖然,去除官員的身份,他們也是普通人,但他們離普通人的世界卻很遠。因為,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打造了一個隔離普通生活的真空世界——這個世界中沒有普通人的煩惱,普通人所煩心的衣食住行,在這個世界中不存在;這個世界也沒有普通人所無法具有的特權,以及圍繞特權形成的精英的聯盟、強者通吃的規(guī)則。于是,出現了這樣的割裂——雖然有些官員也會常常走入基層,但是當他們活在權力的真空時,他們習慣了向上看,習慣了高高在上,他們沒有接地氣的自覺,也沒有普通人的生活感受,一旦他們想要對普通生活表達態(tài)度與看法,就會鬧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話。 當然,最嚴重的還不是鬧幾個笑話——因為生活在脫離實際的真空中,不知群眾在想些什么、急些什么,在作出判斷和決策時,就可能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臆想出發(fā),打造出種種背離民生或打著民生旗號的工程。這樣的損失和危害,顯然比幾個笑話要嚴重得多。所以,對于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官僚風氣與忽視民生、藐視民生的特權思維必須進行治理,以便讓那些習慣了向上看的官員們,能夠走出權力的真空,走進實際的生活。 |
相關閱讀:
- [ 07-30]“面子工程”背后的權力投機
- [ 07-29]經濟責任審計,給權力帶上籠頭
- [ 07-28]官員通奸實質是權力“出軌”
- [ 07-23]錯位的感情背后是錯位的權力
- [ 07-22]高招的根本問題在于行政權力過大
- [ 07-21]遏制“家臣”歪風需防權力扭曲
- [ 07-17]公車改革就是一項權力改革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