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住城里的基層干部,不深入群眾、沒有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常常往家里跑,被稱為“走讀干部”。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收官之際,媒體報道,活動期間,全國有超過一萬名“走讀干部”被排查發(fā)現。其中,6484名“走讀干部”在專項整治中被查處。這是中央首次大規(guī)模集中處理這一長期遭詬病的干部作風問題。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干部“走讀”看似小事,如何處理則關系到能否保持好黨群的血肉聯系。這次中央大規(guī)模集中處理“走讀干部”,表明反“四風”不僅劍指吃喝奢靡等明疾,還深入到干部工作態(tài)度、考核考勤等庸懶散暗癥,是對作風建設抓常、抓細、抓長的拓展和深化。 “走讀”只是名,“走神”才是實,反映了各級官員對工作的態(tài)度和對群眾的感情。任由干部“走讀”之風泛濫下去,必然會于無形中在干部與群眾中豎起一堵墻,雙方雖近在咫尺,卻相逢不相知;變相增加公共財政支出,滋生“車輪上的腐敗”,助長特權思想。當出現群體性事件或者災難險情及重大事故等突發(fā)性事件時,干部“走讀”還將留下嚴重隱患,不利于第一時間有效處理事件,往往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 干部“走讀”現象由來已久,應該承認,各地也曾多次開展專項整治,但實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往往陷入“整治像陣風、過后又落空”的困境。筆者認為,治理干部“走讀”要治標和治本相結合,既讓干部“走不了”,更要讓干部“不想走”。 讓干部“走不了”,就是要提高制度的硬約束和實現監(jiān)督的全覆蓋。比如,進一步加快推進公車制度改革,完善費用報銷等相關制度,讓干部違規(guī)的“走讀”不好走。同時,拓寬并暢通群眾批評和投訴的渠道,加強事前防范,嚴格事后的問責制度,通過一系列的舉措讓“走神”的干部走不遠。此外,還應分清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幫助異地任職的官員解決實際困難,在為民服務和家庭溫暖間找到恰當的平衡點,讓習慣“走讀”的官員不必走。 讓干部“不想走”,就是要健全和完善官員考核選拔機制。不可否認,現在在一些地方,作為普通老百姓在官員的升降去留上,發(fā)言權和影響力還相對比較小,容易造成某些官員不安心工作,通過頻繁“走讀”唯上甚至媚上。基層領導干部長期工作在第一線,處于各種矛盾和沖突的中心,任務重、壓力大,他們的進步成長尤其需要正確的用人導向來示范。讓作風漂浮的“走讀干部”無以表功、受到貶斥,讓沉下去埋頭苦干的干部得到重用、施展才華,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走讀”現象。(福建日報) |
相關閱讀:
- [ 10-14]出重拳,讓“走讀干部”走不了、不好走
- [ 10-14]查處走讀干部,關鍵要解決后顧之憂
- [ 10-14]整治“走讀干部”重在“收心”
- [ 10-14]查“走讀干部”,更要改“客居心態(tài)”
- [ 10-14]“走讀干部”的真問題在于往哪走
- [ 10-13]遏制干部“走讀之風”需強化管理
- [ 10-13]6000多名“走讀干部”是怎樣煉成的?
- [ 09-01]“走讀干部”不易退出官場?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