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孝道,弘揚傳統(tǒng)文化,最近,安徽省六安市以二十四孝故事為題材,制作了一組街頭公益廣告,包括“百里負米”“賣身葬父”“臥冰求鯉”等大家熟悉的典故。然而,其中一則“埋兒奉母”的廣告讓不少人難以接受,不僅被批判為“愚孝”,甚至被批評為鼓勵犯罪。(10月26日中廣網) 關于二十四孝圖,魯迅先生早有過點評:有些故事可以勉強效仿,有些照著做,會有丟掉性命的危險。其中,最讓人反感的正是“郭巨埋兒”——因為家庭貧窮,害怕有了兒子后不能侍奉老母,于是決定挖坑將兒子活埋。雖然這個故事最后留了個“挖坑時忽見一壇黃金”的尾巴,但是郭巨“埋兒奉母”的想法,不管怎么說都很殘忍,不僅與今日之價值觀相背,即便是在古時,若不加上皆大歡喜結局,同樣難以讓人接受。 因此,以“埋兒奉母”作為公益廣告的內容宣揚孝道并不合適,更關鍵的問題是,如此劣質的公益廣告,何以堂而皇之出現(xiàn)在街頭?這可不只是“沒文化真可怕”或者“冒充有文化”,因為這樣的街頭公益廣告是典型的政府行為。拿納稅人的錢搞如此粗制濫造的公益廣告,到底想要達到怎樣的目的?如果決定搞這些公益廣告的政府部門,既不曾關心公益廣告的具體內容,也不關心其所能達到的宣傳效果,誰說這樣的公益廣告不是燒錢的形象工程? 很多政府行為的公益廣告,不僅停留在傳播信息和教化層面,而且“公益指數”嚴重不達標,帶有很強的功利性,文案和臺詞更是粗制濫造得可怕。 真正好的公益廣告,應該理念鮮明、有文化、不低俗、幽默有趣、容易理解,起到傳播理念改變行為的作用,從而點燃公眾心中的公益熱情??墒?像“埋兒奉母”這樣的公益廣告,也許從未指望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而只是為了完成某種“文明”評比任務要求,或者只是領導覺得該有于是就有了;正因為如此,所謂創(chuàng)意,所謂亮點,所謂影響力,所謂傳播效果,基本都沒有考慮——濫竽充數在街頭填上幾塊牌子,以為這樣就“文明”了,就有“城市形象”了。 一座城市的公益廣告水平,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城市文化發(fā)展水平。如果城市居民只能接受最淺白、最生硬、最臉譜化的公益廣告,當然說明這個城市的文明氛圍和基礎還很貧瘠;然而,真正的現(xiàn)實是,市民根本沒有選擇與評價的權利,官員的審美水準和文化態(tài)度——是濫竽充數地完成任務,還是將公益廣告當作一種城市文化來做,才是決定城市公益廣告水平的關鍵。 試問,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多少“埋兒奉母”式公益廣告?城市管理者做公益廣告的水平,如何跟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這是一個問題。 |
相關閱讀:
- [ 10-27]“埋兒奉母”入選公益廣告無益可言
- [ 02-11]公益廣告也應認真制作
- [ 05-29]期待傳遞社會正能量的公益廣告多起來
- [ 05-15]科學嚴謹是公益廣告的底線
- [ 05-15]“手牽手救小豬”公益廣告莫誤導
- [ 03-22]“罵官有獎”是則公益廣告
- [ 07-14]公益廣告過時嘲笑城市管理
- [ 07-28]溫總理,請您出演節(jié)能公益廣告吧!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