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蜜芽|亚洲无码免费在线视频|国产高潮一级在线流白浆|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无码|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色噜噜久久99青青精品免费91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時政觀察 > 正文

消除“太平官”重在改進用人機制

2014-12-11 08:35:22?陳灝?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要組織部門建立健全“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和相應的容錯機制,要打破“論資排輩、平衡照顧”的用人潛規(guī)則,保障實干者受尊重、慵懶者受鞭策、逾線者受懲罰】

整風以來,政府機關“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作風大為改觀,吃拿卡要等行為明顯收斂。然而,怕?lián)L險、怕負責任造成的推諉扯皮、得過且過的情況也多了起來,“太平官”現(xiàn)象有所抬頭。少數(shù)干部拿著薪水混日子,只做和尚不撞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這種“太平官”,前人曾借泥偶來給他們“畫像”:一聲不響,二目無光,三餐不食,四肢無力,五官不正,六親不靠,七竅不通,八面威風,久坐不動,十分無用。如今,也有一種通俗的說法:要發(fā)文件,等待實踐;要去實踐,等待文件;啥都不干,難找缺陷;不做事情,不擔風險;組織考核,沒有缺點。

表面上來看,“太平官”現(xiàn)象抬頭,是因為八項規(guī)定等制度對官員有了更多約束,一些過慣了舒坦日子的官員能撈的油水少了,能用的權力小了,沒有了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動力”。但從根本上來看,是一些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出了問題,宗旨意識淡化,價值觀念扭曲,將為人民服務當成了負擔,實質上都是“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貪念的延續(xù)。

這種怕事不敢為、懶政不想為、平庸不能為、為私不作為的“太平官”,非但不能推動政府日常工作的有序開展,反而會造成各類方針政策無法貫徹執(zhí)行,為改革增加阻力。對他們聽之任之,勢必將敗壞干部隊伍風氣,損害黨員干部隊伍形象,而且將可能“帶壞”勤勉實干的“老實人”,使他們失去工作動力,影響改革大計和長遠發(fā)展。

為官一任,應當有造福一方的自我期許。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的是能開創(chuàng)改革新局面的能手,而非尸位素餐的“太平官”。不愿干事創(chuàng)業(yè)、不愿艱苦奮斗、不愿為人民服務的人,無法擔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使命。當前,我國各項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qū)和攻堅期,需要以“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闖勁攻堅克難,需要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勁來啃“硬骨頭”,需要以身鋪路的奉獻精神來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美好前景,絕不能縱容“太平官”混吃等退休。

堵住“太平官”,首先需要強化日??己吮O(jiān)督機制,讓尸位素餐者及時現(xiàn)出原形。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一批尸位素餐的干部被查出,但這種“活動”畢竟非常態(tài),這也對黨員干部日??己吮O(jiān)督機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下級監(jiān)督太弱,同級監(jiān)督太軟,上級監(jiān)督太遠”的局面仍未得到改變,考核管理機制還比較粗放,有關部門還應當探索更加有效的黨員干部考核管理和監(jiān)督機制,及時發(fā)現(xiàn)“為官不為”干部才有抓手。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睂Υ疤焦佟?紀檢監(jiān)察部門應當敢于亮劍,以刮骨療傷的勇氣剔除黨內沉疴,鏟除“為官不為”的習氣。

今年以來,部分省市已經對“為官不為”展開問責。截至8月底,河南省針對“為官不為”和“冷硬橫推”等問題,對1398人給予紀律處分和組織處理。湖北、福建、江西等地也對“為官不為”的干部進行了查處。這也說明,黨中央整頓官場風氣、治理“為官不為”絕對不是空喊口號。把對“為官不為”查處的“高壓”一直通上“電”,才能倒逼官員拋棄僥幸心理,徹底改正“慵、懶、散”的不良習氣。

最為關鍵的是要改進干部選拔任用機制。杜絕“為官不為”的風氣、激發(fā)黨員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需要組織部門建立健全“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和相應的容錯機制,要打破“論資排輩、平衡照顧”的用人潛規(guī)則,保障實干者受尊重、慵懶者受鞭策、逾線者受懲罰。讓“庸官懶政”沒市場,確?!坝袨椤闭摺吧衔弧?讓“不為”者“讓位”,才能將全體黨員干部將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奮發(fā)向上,將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上來。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