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晚,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封校禁止學生過平安夜。這不僅引起了學生的爭議,也在網上引起激烈爭論。(12月25日 《華商報》) 現代學院在平安夜里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并采取行政手段來進行推行,“誰過圣誕就處分誰”。這或許是情有可原。因為學校平時實行封閉式管理,周一至周四限制學生出入,只有憑請假條才能進出校門。而平安夜恰逢周三。在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的語境下,學院學生即便想插上翅膀去體會下平安夜的繁華,恐怕也只能是“心向往之”。 不過該學院在校園掛出的標語,包括“國人慎對圣誕節(jié),走出文化集體無意識,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爭做華夏優(yōu)秀兒女,反對媚俗西方洋節(jié)”、“抵御西方文化擴張”等,讓人感覺是十分無厘頭。這種類似大字報式的運動口號,落在地上的效果恐怕牽強。同時,針對圣誕節(jié)如此高調發(fā)聲,又讓人感覺和圣誕老人到底“什么仇什么怨”? 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好事,但也別拿圣誕節(jié)來做反面教材。節(jié)日本身并沒有大是大非的被批判性,只要不違法,就“法無禁止即可為”。學校在這方面最多有建議權,但要明白選擇權最終還是在學生自己手中。 至于要“抵御西方文化擴張”,多少有點杞人憂天的成分。文化融合氛圍感知,早已不是以分享為榮的現代人之權利。大唐王朝胸懷開闊風迎八方、氣度恢宏納百川,胡人番邦的人生觀價值觀皆能登堂入室,推動劑就是融合。而西北大學現代學院身處西安,卻怎就一點沒學會老祖宗的胸襟氣度? 更遑論傳統(tǒng)文化教育是一種系統(tǒng)工程,它并非是在平安夜里播放宣傳片就能畢其功的。教育需要潤物細無聲的耐心,需要隨風潛入夜的隨性。如果用行政手段和橫幅口號的教育方式,難免會炮制出“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南轅北轍。 或許校方眼光看得更遠些,他們心思和英媒的那篇《中國人過圣誕只有節(jié)沒有宗教》不謀而合。但即便圣誕成了消費娛樂的宣泄口,那又如何?潮流并非是能用幾篇文章或者幾句道德評判就能夠扭轉的,更何況對那些因圣誕氣氛而躁起來的學生人為地進行冷處理。這種平衡方式,是因噎廢食。 |
相關閱讀:
- [ 12-25]圣誕節(jié)在中國被改造已似“狂歡節(jié)”
- [ 12-25]過一個改良版的“中式圣誕節(jié)”
- [ 12-24]圣誕節(jié)不能只是物質的狂歡
- [ 12-23]圣誕節(jié)中國化:一場青年的節(jié)日改造
- [ 12-26]過不過圣誕節(jié)不必賦予太多色彩
- [ 12-24]美媒:中國人為什么也熱衷過圣誕節(jié)
- [ 12-24]國人為何越來越喜歡過圣誕節(jié)
- [ 12-23]圣誕節(jié)在中國流行給我們何種啟示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