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種菌菇是堂綜合素質教育課
2015-02-03 17:26:3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雖然學校自建菌菇室,讓學生自己耗費大量寶貴的學習時間種菌菇,不符合當下追求分數的教育理念。但從教育科學規(guī)律和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角度說,學生自種菌菇,實質上是一堂生動的綜合素質教育課,值得推崇。 首先,學生自種菌菇,是回歸教育本真,倡導生活教育理念。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真教育是在大自然與大社會里辦,不能常到大自然里去,還能算是生活教育嗎?”原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則說:“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書,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師,她的教益無窮無盡”,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大自然教育思想是貫穿整個和諧教育的動人旋律。學生自種菌菇,每天觀察氣溫、濕度和菌菇生長情況,并進行記錄,這就是典型的走進大自然、接近大自然,是典型生活教育措施。 其次,學生自種菌菇,符合寓教于樂教育理念。填鴨式教學早已經引起了孩子們的反感,讓不少孩子嘗試厭學情緒。學生自種菌菇,在親自種植和享受收獲,免費吃自己種的菌菇過程中,除了享受到了快樂之外,還能學習到生物學上的相關知識,比在課堂上簡單的死記硬背有意義的多,也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牢記。 再者,學生自種菌菇,參與勞動實踐,既能體會勞動的價值,還能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他們的優(yōu)良品質,符合德育要求。學生自種自食菌菇,實際上就是讓學生通過辛苦的勞動,才能收獲自己的勞動成果,這能讓學生真正理解勞動的價值和勞動成果來之不易,樹立尊重勞動的思想理念。另一方面,多余的菌菇賣出去之后,用來扶助貧困學生,可以讓學生從小關懷、關心弱勢群體,拉近與社會的距離,熟悉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 對于學生自種菌菇這類勞動實踐活動,筆者以為,社會、學校和家長應當多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些這類機會,讓學生多接地氣,也讓學生從各類興趣班、補習班中解放出來,真正回歸生活教育。 |
相關閱讀:
- [ 02-03]學區(qū)房的“風險”
- [ 02-03]地方高中因何債臺高筑
- [ 02-03]高中債務危機緣于政府責任錯位
- [ 01-30]用聯(lián)互網思維化解“生二孩”之難
- [ 01-29]高職生讀研,教育通道的新嘗試
- [ 01-28]轉學不能成為教育腐敗的“新招”
- [ 01-27]人流低齡化背后的開放與保守
- [ 01-27]“一刀切”取締校外學生公寓是懶政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