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暫住證制度有助打破戶籍藩籬
2015-02-16 07:20:2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近日,《關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相關改革方案,已經中央審議通過,即將印發(fā)實施。本次改革提出,扎實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取消暫住證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建立健全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2月15日 新華網) 眾所周知,暫住證制度是上世紀80年代,剛開始接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一些城市想出來的人口管理辦法,由改革開放的“橋頭堡”深圳在1984年首創(chuàng),后被不少地區(qū)借鑒。暫住證制度雖然讓外來務工人員有了“暫時的”合法居住權利和身份,但在實際操作中卻讓“本地人”與“外地人”的區(qū)別涇渭分明。當前,我國僅有一些城市取消暫住證改為居住證,如今將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是一種進步,更是“城市外來人員”的福音。 取消暫住證制度,有助打破戶籍阻隔。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既是我國城鎮(zhèn)化發(fā)展需要,更是實現(xiàn)社會公平需要,能打破以戶口為藩籬的傳統(tǒng)戶籍制度。長期以來,因傳統(tǒng)戶籍制度拘囿,戶口成了限制外來務工人員扎根城市融入城市的高墻——他們身在城市,卻享受不到相應待遇,他們只能抱著農村身份,看著城市人的各種政策福利徒增艷羨。取消暫住證制度,無疑能將“本地人”與“外地人”之間的阻隔切斷,讓外來務工人員及其子女在平等中找到歸宿感,而不是深被“局外人”身份困擾,不僅體現(xiàn)保護、關懷和尊重,更是大勢所趨的善治之舉。當然,一步到位的戶籍改革不能一蹴而就,立刻在短時間在內也并不現(xiàn)實,但至少讓“暫住證”成為歷史,可以縮短戶籍改革走向深入的時間。 對以往擁有“暫住證”而無“居住證”的人群來說,取消就意味著外來人員在大城市能和城市人一樣不僅享受居住權,且不再受戶籍歧視可以享有其他福利。換言之,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有助于搭建外來人員在大城市共享福利、體面生活的制度階梯,從而讓他們和子女在教育、住房、養(yǎng)老等領域不再因戶籍問題而出現(xiàn)巨大不公平,這才是關鍵之處——外人務工建設添磚加瓦,流淚流汗,GDP增長中浸透著他們的辛苦付出,同樣規(guī)規(guī)矩矩地為城市發(fā)展貢獻著稅收,僅因戶籍就將他們“隔離”,并不公平,他們理應享受城市“反哺”的恩惠和福利。 取消暫住證制度意義深遠,是整個廣泛、深入且持久的社會變革中的重要一環(huán)。我們也期待著進一步扎實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掃除羈絆外來務工人員和子女的樊籬,讓他們真正搖身一變成為堂堂正正的“城市人”。當前,在全國一些地方,改革努力一直沒有停止,如浙江省居住證將與社保、就業(yè)、教育、居住等掛鉤,使持證者享受與同城市民一樣的服務,而且還在子女就讀、計劃生育、勞動保障方面享受到與浙江省內市民一樣的優(yōu)惠政策;如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qū)曾首批發(fā)放161張居住證,居住證制度將逐步惠及50萬流動人口,開發(fā)區(qū)出臺《小學招生工作實施意見》方案,在全市率先打破戶籍限制,讓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開發(fā)區(qū)本地學生享受“同城”教育權益,按照家庭住址就近入學,不再指定就讀學校。這些政策從初始到成功落地,有著破冰意義,也透露出政府對于外來人員正由管理走向服務,如此行政理念的重大轉變,自然是可貴的進步。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