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蜜芽|亚洲无码免费在线视频|国产高潮一级在线流白浆|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无码|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色噜噜久久99青青精品免费91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民生巷議 > 正文

如何上好公共安全這堂課

2015-06-03 07:01:50?舒天烈?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公共安全事故高發(fā),有多方面原因。需通過一次次地積累經驗、總結教訓,最終形成規(guī)范、完善制度,把安全事故中人為的主觀因素降到最低?!?/p>

“公共安全連著千家萬戶,確保公共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如此描述公共安全的重要性。近來發(fā)生的多起安全事故,讓人更感“公共安全”一詞沉甸甸的分量。

從河南魯山養(yǎng)老院的大火,到湖南新寧側翻的大巴;從東莞超市軟包裝飲料被投毒,到遼寧葫蘆島液化氣爆炸居民樓坍塌;從陜西淳化大巴車墜崖,到貴陽暴雨滑坡居民樓坍塌……新聞一次次讓人感受到,“公共安全無處不在”。誰都可能去超市買瓶飲料、坐各種交通工具出行,公共安全并非是書本上的概念,而是跟每個人都切身相關。

應該說,公共安全事故高發(fā),有多方面原因。進入夏季,氣溫升高、極端天氣變多、人員流動增加,使得事故發(fā)生幾率更大。而今年,從美國南部暴雨到印度持續(xù)高溫,更有著厄爾尼諾抬頭的背景。從更大層面看,一個國家人均GDP在1000至3000美元區(qū)間時,也會進入一個矛盾凸顯的事故頻發(fā)階段。更何況,我們國家30多年的高速發(fā)展,壓縮了西方社會幾百年的風險。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選擇“公共安全”這一主題,正顯示了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重視。

每一個公共安全事故,都會以慘痛的代價,給社會上一堂安全課。誠然,在一些安全事故中,存在不可控制、不可預測的客觀因素,即便是社會管理經驗豐富的發(fā)達國家,也難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發(fā)生。對于處于“風險膠囊”中的中國,更需通過一次次地積累經驗、總結教訓,最終形成規(guī)范、完善制度,把安全事故中人為的主觀因素降到最低。每次事故之后,公眾都會要求進行詳細調查、給出合理結論,這不僅是對事故的受害者負責,更是對自身安全的關注。

當前的公共安全風險,是一種系統(tǒng)性的風險,經常附帶連鎖反應與“次生災害”。在這樣的情況下,過去那種分環(huán)節(jié)或分領域的監(jiān)管體制,也容易顧此失彼,難以應對全鏈條和流動性風險。以魯山養(yǎng)老院大火為例,從養(yǎng)老機構到民政部門,都需要進一步明確責任,更好地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正如新華社在一篇評論中指出的,“公共安全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心懷僥幸、麻痹大意,要始終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短期來看,在主汛期來臨、厄爾尼諾氣候影響凸顯的背景下,各地各部門要加強對突發(fā)極端天氣的預警預控,著力補齊短板、堵塞漏洞;長遠來看,要堅持問題導向,圍繞公共安全建設抓重點、抓關鍵、抓薄弱環(huán)節(jié),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

希望公共安全的警報永遠不再拉響。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