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能讀名校,高分卻無好學校上?!痹谔m州,源于一項涉及全體考生的高中招錄政策,讓很多中考學子在這個暑假經歷了別樣的喜與憂,與此同時,對于蘭州中考招生政策的質疑也在坊間流傳。(8月23日《中國青年報》) 首先有一個概念我們必須搞清楚,統配政策不是蘭州市教育局的獨創(chuàng)。2008年,《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和進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見》中提到,普通高中招生要切實改變將分數簡單相加作為高中錄取唯一標準的做法,必須堅持綜合評價、擇優(yōu)錄取的原則,應將初中學業(yè)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據,將優(yōu)質高中名額中的大部分均衡分配到普通初中,同時積極推行多種形式的招生錄取辦法。 我們來看看蘭州市自統配政策實施以來所發(fā)生的變化:在實施統配政策前,蘭州當地一些教育資源相對貧乏、學生基礎普遍較弱、位置偏僻的學校,如果全部統考,像師大附中、蘭州一中這樣的名校,再努力也很難考上。甚至一段時間,受升學率影響,十二中每年的小升初報到率不足50%。如今,此類教育資源相對薄弱的學校,就讀報到率不僅穩(wěn)步增長,而且優(yōu)質生源也多了起來,關鍵是全校學生對于讀名校也有奔頭了。 公共教育資源配置公平,既是教育機會公平的重要途徑,也是教育公平的更高層次要求。兩千多年前,孔子即主張“有教無類”,不分貴賤,不分階層,民眾均有受教育的權利。捷克大教育家夸美妞斯亦曾希望,“不僅有錢有勢的人的子女應該進學校,而且一切城鎮(zhèn)鄉(xiāng)村的男女兒童,不分富貴貧賤,同樣都應該進學?!薄_@些思想者的話語中,都隱含著這樣一層意思:教育問題不應成為個人發(fā)展的“絆腳石”。得到必要的教育,既可以提升個人,亦能夠增進社會進步。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城鄉(xiāng)教育資源統籌分配,加大對偏遠地區(qū)教育投入,很多地方都實行優(yōu)質教師交流教學,力圖促進區(qū)域教育資源的相對均衡,讓更多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的孩子能夠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而統配生政策,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既有格局利益者的“奶酪”,也會讓那些享受著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尖子生”承受前所未有的沖擊,但我們應該看到通過統配生政策的實施,均衡了各初中學校尤其是薄弱學校學生升入優(yōu)質高中的機會,極大地遏制了初中擇校現象,有力地促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 當然,促進教育均衡,無疑是正確的,但又并不是簡單地對學生、教師的調配,而是需要培育一種機制和環(huán)境。畢竟,教育機會的公平不等于教育平均主義,任何一個社會,都無法實現教育機會的絕對公平。我國依然面臨優(yōu)質教育資源短缺、好學校太少的局面,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從這個層面來看,統配生政策不能看作是簡單的“殺富濟貧”,只要將統配的比例、降分的范圍合理設定,至少在當今的國情下,它有利于調動每所學校的積極性,有利于形成學校間良性競爭,更有利于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公平教育的機會。 |
相關閱讀:
- [ 08-24]教育當避“下沉螺旋”
- [ 08-21]用“國民教育”傳承抗戰(zhàn)記憶
- [ 08-21]中英教育對比中國真贏了嗎?
- [ 08-21]勞動教育是最好的生活教育
- [ 08-19]新生嫌軍訓太累報警呼喚挫折教育
- [ 08-19]就業(yè)格局重構能否倒逼教育觀念的迭代
- [ 08-18]教師有明天,教育才有未來
- [ 08-18]高分復讀是學生的權利,卻不是好的教育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