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鱷龜聽佛經解兇氣難道僅僅是迂癡?
2015-10-14 16:00:2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讓鱷龜聽幾天佛經以化解兇氣,這想法確實顯得荒唐、淺薄、可笑,他的迂癡免不了要被看客在心中狠狠踹幾腳。鱷龜本非人,豈能解人語?而且,即便會說人話懂人語,其本性也注定了它不會不去破壞生態(tài),制造危害。貿然放生,必是傷人害己,這不是積德行善,而是作惡造孽。 市民放生可以,但要守牢規(guī)矩,而不是由著性子胡作非為。不過,倘若就此對這位市民掄起道德大棒乃至上綱上線,就有些過了頭。一者,購買鱷龜放生,從動物保護角度看,確是一件積德行善之事。這是我們這個社會所稀缺因而也是需要鼓勵和提倡的;二者,在放生前能夠持懷疑態(tài)度,并能夠主動咨詢,這本身也說明這樣的放生,不是隨大流的葉公好龍,而是真正出自內心的善;而知錯就改,非執(zhí)意放生,則讓我們看到了其可愛的一面。 可以說,這是一個有著真正情懷的人。在一個日益物化功利、信仰普遍缺失的時代,有愛的情懷總歸是讓人欣喜的,有信仰的人總歸是可愛的。一個人能夠突破小我,有規(guī)則意識和利他觀念,這是讓人欣慰的。換個角度想想也是,他能夠克制自己不隨意放生,又能到該去的地方凈化一下靈魂,和那些一己私利出發(fā)的任性放生者比,已經是很難得的了。于他人、于環(huán)境有益,于自己也能求得心安,這樣的理智,又何嘗不也是一種善呢? 這個時代有兩個顯著標簽,一曰矛盾多發(fā),二曰價值多元。前者無可避免,后者則樂見其成。不管是從正視現實出發(fā),還是從主觀愿景考量,都需要我們抱持一顆寬容之心,多看見正能量,少發(fā)牢騷之言。對于放生亂象,我一直在想,為什么我們一直在講卻總是禁而不絕?這恐怕跟我們的處理思維不無關系。苦口婆心的的宗教或道德教育,或者依靠法律去強制約束,或許一時有用,但要讓他們由內而外地接受,心悅誠服地去遵守,理解和尊重,可能更重要。 一個尊重常識、尊重常情的社會,才是健全的社會。面對問題,倘若只會怨艾和謾罵,只有憤怒和無解,這種粗暴才是可怕的,值得反思的。 |
相關閱讀:
- [ 05-27]對巴西龜的危害應早作防范
- [ 05-27]防“胡亂放生”,要把宣傳用到刀刃上
- [ 05-26]胡亂放生不是行善積德是造孽
- [ 04-13]放生大龜別逾越“法律柵欄”
- [ 03-31]“中國式放生”,是慈悲還是可悲?
- [ 03-12]對“野蠻放生”要管理更要引導
- [ 01-29]給放生“立規(guī)矩”是對生態(tài)“負責任”
- [ 11-17]“行惡式放生”不能游走“法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