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手機刷微博、玩微信、看新聞——這已成很多大學生的生活習慣,這樣的習慣也被許多學生帶進了課堂。于是,課堂上出現(xiàn)了這樣一類人群,即課堂“低頭族”。為了讓課堂“低頭族”抬起頭來認真聽課,全國多所高校在推行“無手機課堂”。 因為移動互聯(lián)網的普及,上課玩手機現(xiàn)象近年來在一些高校比較嚴重。多所高校因此專門推出“無手機課堂”制度,希望藉此讓學生的視線從手機轉向教授,然而,不能忽視的是,上課認真聽講原本就是最基本的課堂紀律,所謂“無手機課堂”也只是紀律的重申而已。 大學課堂上有學生不聽講,并非手機時代獨有的現(xiàn)象。移動互聯(lián)網不發(fā)達的年代,不是也有不少學生在課上看武俠小說嗎?可見,“無手機課堂”雖然聽起來名目新鮮,但仍是一種治標之策,在大學課堂的新問題前,管理者更該思考的是,如何與時俱進,讓課堂真正具有吸引力。 具體而言,高校課堂存在的一些問題,既有一些學生不守紀律的一面,也有高??己藱C制過分重視研究忽視教學的一面。如何提升高校課堂的學習效率,需要剛性的紀律約束,督促學生學習,比如前述的“無手機課堂”,就是從硬件上減少學生貪玩的機會。同時,亦需要改進考核機制,提高教師改進教學方式的積極性。譬如前不久有報道稱,中山大學一名教師準備帶學生去草坪上一堂社會學課,雖然最終未能成行,但這種授課方式無疑比普通的填鴨式教學更能吸引學生。 近年來,課堂“低頭族”現(xiàn)象的確比較嚴重,但如前文所言,這不過是貪玩學生的新表現(xiàn)。對高校管理者而言,與其熱衷所謂“無手機課堂”,追求形式上的課堂不見手機,不如沉下心來挖掘課堂失去吸引力的原因,對癥下藥。當“無手機課堂”不再是新聞而回歸成常識,讓學生們自覺放下手機,專注于課程,“低頭現(xiàn)象”才可能真正消失。 □葉傾辰 |
相關閱讀:
- [ 12-08]大班額不變,大學課堂吸引力難提升
- [ 12-04]讓“禁毒流動課堂”動起來留下來
- [ 12-03]中小學課堂“防艾”何以遇尷尬
- [ 11-23]性教育課堂不能“重城市輕農村”
- [ 11-17]少年課堂猝死的追問與反思
- [ 11-02]高校課堂播“黃片”,看點不在“黃片”
- [ 10-14]聘家長進課堂,“落點”應更廣
- [ 08-18]最好的教育不在課堂而在路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