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借助于輿論的關注的權利也不能被濫用了,更不能將輿論的關注當成自己的跑馬場,抱著一種想用就用一下、能借幾分力就借幾分力的心態(tài)?!?/p> 懷有七個月身孕的產婦、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科技骨干楊冰在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母子雙亡。這是一起很不幸的事情,但隨著中科院、中國醫(yī)師協會等一些重量級單位的加入,事情開始變味,真相被模糊了,你來我往的公文和相互指責意外成了爭論焦點。 對于中科院發(fā)公函的行為,有人認為這有越俎代庖的嫌疑,從法理上站不住腳;也有人認為體現出了自己的擔當。中科院發(fā)公函為自己的職工伸張權益,這也許并不合適,因為很明顯,一個法制的社會一切按法律辦事就行。但從情理上看又無可厚非,不管是以公函的形式還是以私下里協商的方式,這里面體現的都是對職工的關心,公函里不厭其煩地羅列楊冰的貢獻,這種惋惜痛惜之情和焦急的心態(tài)溢于言表,大家都能感同身受。何況其言詞之間只是在陳述事實,并沒有提出什么過分的要求,一定要將其視為誰對誰施壓,誰對誰的干預,也有炒作的嫌疑。從這個角度說,中國醫(yī)師協會公開發(fā)表指責中科院聲明的做法無異于火上澆油,非但沒能平息爭論,反而讓事態(tài)升級了。 一起醫(yī)療糾紛,家屬說是醫(yī)院的責任,醫(yī)院則回應死者因主動脈夾層破裂猝死,并稱死者家屬嚴重擾亂醫(yī)院醫(yī)療秩序。各方有各方的說法??蔁o論如何真相只有一個,客觀地說,中科院的公函并沒有使事情本身變得更復雜。這里面的是非曲折,自有事實和法律作為判斷依據,不太可能為了一紙公函就會輕易動搖。 之所以鬧到網上皆知的地步無非是有人想借助輿論的力量將事情炒大。從事情本身來說,也許有助于推動事情進展,適量有強度的輿論的關注有助于更合理更公平的解決方式的實現。但希望借助于輿論的關注的權利也不能被濫用了,更不能將輿論的關注當成自己的跑馬場,抱著一種想用就用一下、能借幾分力就借幾分力的心態(tài)。因為,很顯然,大家都只挑對自己有利的說,而無視別人的主張,那到底是比誰的嗓門大還是比誰描述的事實更撩撥人心呢?畢竟誰都希望給死去的人一個交代,但誰都不希望被人牽著鼻子走,當槍使。 我們都無意去糾纏誰是誰非,一件還在調查之中的醫(yī)療糾紛,作為旁觀者,我們都給不出什么權威的意見,我們也不可能只聽一方的聲音,而無視另一方的聲音,但大家都希望這件事能在法律的層面上得到很好地解決。眼下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否則只能用口水戰(zhàn)來隔空對罵,比誰的嗓門更大。沒有必要制造人群的對立,也沒必要過度解讀,更不能想通過左右輿論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一位年輕有為的科技工作者離世,大家都應該有一種痛惜的感情在里面,并用理性推動事情朝著盡快調查的方向努力,而不是簡單地搞輿論審判。這件事最終還是要回到法律層面,恐怕誰也不能指望在法律之外來尋找解決辦法。 |
相關閱讀:
- [ 01-18]產婦死亡,紅頭公函豈能助陣醫(yī)療糾紛
- [ 01-18]解決醫(yī)療糾紛,別讓公文壓倒真相
- [ 12-18]處置醫(yī)療糾紛注重速度,更要注重效果
- [ 04-05]醫(yī)生自殺不只是因為醫(yī)療糾紛
- [ 01-14]用好人民調解 解決醫(yī)療糾紛
- [ 08-18]醫(yī)療糾紛為何難上“醫(yī)強險”
- [ 01-05]醫(yī)療糾紛舉證責任倒置仍有必要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