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3天假,趁機回了趟家。從昆明飛濟南再到魯中小城臨淄,耗在路上的時間和待在家里的時間差不多。回家,父親總要例行“思想課”,了解近況,問問今后想法。這回的主題是鼓動我考博,兩句不到我便上了火,毫不留情地反駁道:尊師重教重學當然好,可我也不能碩士、博士、圣斗士,只要學位都去考吧? 見我一言不合就發(fā)了火,父親有些愕然,只說了一句尊重我的決定,便不再多說??蓮乃樕?,我卻讀到了失落。 氣氛頗為尷尬之時,在一旁的母親悄悄把我拉到身邊:“孝順孝順,就是既要孝,也要順,你爸年紀大了,你別老和他頂?!蹦赣H一席話,讓我對自己剛才的魯莽有些后悔:的確,孝順孝順,這兩個字是連在一起的,“孝”容易,“順”很難。 我們這一代,社會流動性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人離家工作,但好在趕上了高鐵飛機和移動互聯(lián),想家了就能聯(lián)系到家;想要盡孝,簡單到只需要一個決心和電話。可是在外闖蕩多年后才發(fā)現(xiàn),一年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時間只能按小時來算。然而即便是幾個小時,也難免和父母發(fā)生“沖突”:我們愛自由,父輩好傳統(tǒng);我們有新知,父輩卻認老理兒;我們愛辯論,父輩卻難變通。我們習慣睡懶覺,父母卻讓我們早睡早起;我們愛在外面聚餐,父母卻喜歡家宴;我們愛買點零食,父母卻堅持讓咱們多吃點正經糧食。 于是,放假回家頭幾天我們恨不能和父母片刻不離地膩在一起,但過了這個熱乎勁,卻煩得連見都不想見,等到幡然悔悟,也該離開父母、回到外地拼搏事業(yè)了。 隨著自己知識的增長、閱歷的豐富,父母漸漸成了我們一離開就想、一見面就煩的“老古董”。誠然,父母的習慣未必正確,觀點常有落伍。但我們也大可不必言辭激烈,用批駁代替辯解。 孝順并非事事順從,干涉婚戀自由、工作生活全都設計好,生不到孫子就得繼續(xù)要孩子,類似這樣近乎無理的要求在我們父輩那里并不少見。咱們該堅持的要堅持,可堅持的手段是不是不該這么簡單粗暴?畢竟父母出發(fā)點是為我們好:再不生娃,爸媽就老了,誰來幫你帶娃? 生活上關照,精神上順從,并不是指盲從。父輩固然有父輩的缺陷,可出發(fā)點卻是為自己孩子好;即便遇上原則問題,心中默念幾句呵呵又何妨。嘴硬無益,只是傷了父母好心而已。 其實,從我們出生那刻起,孝順父母這事兒就已經開始倒計時。除非為了幫忙照顧孩子,鮮有父母會和孩子一起居住。不是他們不愿、也并非他們不習慣,他們怕的是打擾,而我們卻常常樂得清靜。 跟父母的相處之道,我們也在逐漸學習。物質上的孝越來越容易,精神上的順卻任重道遠。其實,有父母抱怨的日子,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父母在老去,且行且珍惜。 《 人民日報 》( 2016年04月12日 19 版) |
相關閱讀:
- [ 10-22]“孝順金”不違契約精神 弘揚孝文化
- [ 11-16]企業(yè)招聘考孝順怎會雷倒眾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