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300多個城市的信用建設負責人在浙江杭州發(fā)布信用宣言,表示將共同推進信用城市建設。九成與會者認為,“互聯網對于建設信用城市作用很大”。 我們生活的城市,常常出現一些怪象:前腳在健身房辦了卡,后腳老板就卷款跑路,再無蹤影;哪怕是在酒店借個雨傘都必須交押金,生怕你順走不還;很多簡單的手續(xù),非要出具各種加蓋大紅戳的證明不可;人與人之間常常充滿懷疑,就算是經常碰見、生活在同一個小區(qū)的鄰居,有時也表現出提防和警惕……人人設防、處處設限,難道是城市不可改變的“標準畫風”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近年來,以互聯網信用評價為代表的信用城市建設讓我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公交車上,凡是有芝麻信用分的市民都可以先乘車后付款;老人領取養(yǎng)老金不用親自跑腿去現場,只需要在手機上進行一次信用認證;騎共享單車、租房子憑借信用,不用付押金……筆者喜歡這樣的城市,它不僅是對人們消費方式的極大改變,而且是對城市精神面貌的一種刷新,讓我們看到了城市互信互助的一面。 互信互助是傳統鄉(xiāng)村社會最令人難忘的地方。很多村莊物質生活條件艱苦,但是人與人之間充滿了信任、有人情味兒,這難道不正是城市所缺少的嗎?為什么“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治理理想在一些艱苦的農村能夠找到歸宿,在各種資源要素集中的大城市反而很難實現?說到底,還是人與人之間缺乏某種信用上的維系。城市沒有傳統鄉(xiāng)村的族源、血緣聯系,因為人口密度大、流動性強,也很難建立穩(wěn)固的地緣聯系,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陌生人社會”。 如何消除陌生感造成的信任割裂,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城市信用評價體系是根本。央行探索多年的公民個人征信體系建設也好,一些信用評價機構采集提供的大數據信息也好,支付寶、螞蟻金服等互聯網技術的介入也好,都是為了打破“信息孤島”,聯通人們的信用和信任。作為基本治理單元的城市,主動對接和推動這種信用體系的建設,將給市民的消費和生活方式帶來看得見的改變。這種改變之深刻,未來可能超出我們的想象。 用一張張信用之網把人們的消費、生活和信用評價串聯起來,消除的是對“陌生人”的陌生感,聯通的是人與人的信用和信任?!拔粗哪徊肌币坏┏啡?,很多不必要的設防設卡、惡意揣測等就可能消除,尊重契約、互信互助、效率更高的生活就可能出現,而這才是城市應有的面貌。 |
相關閱讀:
- [ 07-21]讓“信用”成為城市的靚麗名片
- [ 07-14]評級機構為何下調融創(chuàng)的信用評級?
- [ 06-29]信用評級 能讓“差”物管變好嗎
- [ 06-22]不妨強化對信用的刑罰保護
- [ 06-21]ofo提高押金與信用有多大關系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