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jié)前、節(jié)中的數天里,到日本和國內幾個城市走了走,別的不說,尤對一些城市的文明建設狀況有一個深刻印象,當然,參照系是我生活于斯的武漢。 武漢近段時間不是規(guī)范汽車過斑馬線時禮讓行人嗎,于是便特別注意了這方面的情況。在日本的大阪和東京,只要有行人過斑馬線,甚至只要發(fā)現行人有通過的意圖,過往車輛篤定遠遠就停穩(wěn),耐心等行人全部通過,才慢慢加油啟動。上海這方面也有相應規(guī)范,只不過與日本的幾個城市相比,等待行人通過的車輛并未完全停下,而是徐徐靠近馬路上的匆匆過客,多少給行人施加了幾分安全上的壓力。武漢這方面算是“后發(fā)者”,雖然正強調規(guī)范并初見成效,但與上述先行城市相比尚有差距,車輛與行人搶道的現象還時有發(fā)生,很多時候,車讓人“讓”得頗不甘心。 再說城市垃圾處理。日本城市的清潔程度,不夸張地說,達到了令我們吃驚的程度。更奇特的是,大街上沒有垃圾筒(箱)一類的設置。關于這一點,我前往的四個日本城市的國人導游,不約而同地拿礦泉水瓶作例來介紹日本的垃圾分類:按照他們的分類原則,一個廢棄的塑料水瓶,是要將瓶蓋、瓶身及其上的商標紙分放到不同的垃圾收納處,否則,相關工作人員將拒收那些“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家庭(單位)廢棄物。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誰又膽敢在公共場所造次! 如是看來,城市垃圾筒的設置,應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最初街上應該沒有垃圾收納裝置,各家(單位)自掃門前雪,公共場所或成一個大垃圾場。隨著市民生活品質和城市文明水準的提高,公共場所才逐漸廣設垃圾收納裝置。及至后來,城市垃圾處理成為一個大工程,一門大學問,垃圾分類提上日程,公共垃圾筒又逐步取消(如日本)。 就城市文明建設而言,應該承認,包括日本在內的發(fā)達國家是“先發(fā)者”。雖是“先發(fā)”,以日本為例,達到眼下一個較高的水準絕非一日之功,想必在理念的建立,制度的安排,國民的教育,規(guī)章的落地等諸多方面,一定經歷了許多曲折或反復,付出了不菲的代價。然而正如世界經濟發(fā)展進程所顯示的,“先發(fā)”有先發(fā)的劣勢,“后發(fā)”有后發(fā)的優(yōu)勢,這道理放到城市文明建設上來,應無大謬。 完全照搬“先發(fā)”國家和地區(qū)的做法難免水土不服,但從更大的時空尺度看,城市文明進程總會依存一定之規(guī)(律)。精明的“后發(fā)”者定會細心審視“先發(fā)”者走過的路,吸取其教訓,光大其精華,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后發(fā)優(yōu)勢”,最終大幅縮短我們實現同等標高的時間。 (作者為武漢資深媒體人)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