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攜手“縫補”的何止巴黎圣母院
2024-12-11 10:46:04?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巴黎圣母院自本月8日起正式開門迎客。重新開放儀式上,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專門向全世界拯救、幫助和重建圣母院的人們表達了感謝。 巴黎圣母院是法國最負盛名的文化地標,見證了法國大革命勝利、拿破侖加冕等重大歷史瞬間。雨果曾在其同名巨作中盛贊:“巴黎圣母院是一座令人敬仰的古老豐碑,不僅是法國國家歷史上的一頁,也是科學和藝術史上的一頁”。860多年來,巴黎圣母院“命運多舛”,歷經數次毀滅與重建。5年前這一劫,標志性的木質塔尖轟然崩塌,如此慘狀,令許多人為之揪心。 歷經5年修繕、耗資7億歐元,文化瑰寶的鐘聲終于再度響徹塞納河畔??v觀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之路,國際合作始終是核心關鍵詞。來自150個國家的34萬人慷慨解囊、共籌資金,為確保修復工作的全面性、科學性,工程還匯聚了建筑師、工程師、史學家、藝術家等多個領域的專業(yè)人員。其中,中國是第一個與法國就巴黎圣母院修復達成政府間協議的國家,中方專家是首個登上巴黎圣母院塔尖的非法國專業(yè)團隊。面對修復后的巴黎圣母院,馬克龍直言“比以前更美了”??v然世界“破破爛爛”,不同文明的互鑒互助也總能“縫縫補補”、溫暖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中法兩國達成協議,將聯合開展巴黎圣母院與秦始皇帝陵木質遺存和土遺址保護研究。兩處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分別代表著各自的古老文明,都曾遭受過不同程度的焚燒損毀,這種共通之處將彼此拉得更近。中法“牽手”合作,將給火燒木材、木質遺存保護等難點的破題帶來更多新可能。如果說,“各美其美”是地域、時代造就的文化特色,那么“美美與共”才是人類的文明追求。正如在虛擬空間中,莎士比亞與四千年前的三星堆魚鳧國女王開啟了對話,找到不同文明的“共同語言”,搭建文明交流的橋梁,這也是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相安之法。 巴黎圣母院花了5年時間重生,而這5年間,世界似乎越來越不太平。俄烏沖突、巴以沖突接連爆發(fā),地區(qū)安全、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勢力猖獗,保護主義、分裂主義大行其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種種亂象,叩問世道人心,也一次次揭示著“同球共濟”的重大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巴黎圣母院的際遇也是一種隱喻,雖然災禍與明天不知誰會先來,但人類社會終究要靠守望相助渡過一個個難關。命運與共、團結向善,人類才有力量去與天災人禍一戰(zhàn)。 五年前的那個深夜,當火勢初步受控后,巴黎消防隊隊長進入教堂巡查,在中殿發(fā)現一本幾乎被灰燼完全掩埋的書。未被覆蓋的部分,露出了一個單詞——“希望”。希望在哪里?就在我們的手中,就在我們的腳下。請相信,“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的文明之光,一定會照亮人類社會前行的征途。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