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除了先天性的因素外,以下幾個方面容易導致孩子性別錯位:其一、父母教養(yǎng)不當,比如,有的媽媽喜歡女孩子卻生了男孩,從小就給孩子按著女孩的模樣打扮,后來就漸漸養(yǎng)成了習慣,長大后想糾正就很難了。其二、母親對孩子過分溺愛,或者父親對孩子陪伴很少,在成長過程中,男孩對男性角色認同不夠。其三、家長對孩子的性教育方式不科學,孩子小時候對性的興趣就和對其他任何事物的興趣一樣,向父母提出,但是大多數(shù)父母不是敷衍含糊應對,就是訓斥,讓孩子對性產(chǎn)生不必要的誤解和恐懼,也容易導致性別認同的困難。
此外,學校教育和社會要求也在部分程度上促使孩子性別產(chǎn)生錯位,比如,幼兒、小學階段都是女老師多,容易出現(xiàn)“男孩危機”;而殘酷的社會競爭又要求女性同樣勇敢、堅強,承擔責任,因此女孩有些男性化傾向。(東南網(wǎng)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