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蜜芽|亚洲无码免费在线视频|国产高潮一级在线流白浆|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无码|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色噜噜久久99青青精品免费91

位置: 首頁 > 博文精選 > 正文
多少食品問題處于公眾盲區(qū)
2010-09-16 09:05:00

“從大米里認識了石蠟,從咸鴨蛋、辣椒醬里認識了蘇丹紅,從火鍋里認識了福爾馬林,從銀耳、蜜棗里認識了硫磺,從三鹿里認識了三聚氰胺”,這是網絡上一段很流行的說法,而今天,我們又從面粉里認識了過氧化苯甲酰。

9月12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結束征求意見。在征求意見稿中,被人們俗稱為“面粉增白劑”的過氧化苯甲酰,依然被列入面粉處理劑。此前,糧食部門及不少生產企業(yè)建議,應該在面粉中停用過氧化苯甲酰。(9月14日《新京報》)

在一些權威專家看來,公眾所擔憂的問題完全是誤解。但是盡管如此,大家還是將信將疑,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tài),憂心忡忡。而從這種普遍的反應來看,可以說,現(xiàn)在公眾對于食品安全問題,已然成了驚弓之鳥,每次問題報道出來,都能夠引發(fā)強烈的關注與焦慮。但公眾對很多問題的認識卻盲區(qū)遍布,只能被各種觀點牽著鼻子亂走。因此,面對按下葫蘆浮起瓢的食品安全問題,當我們在食品生產的源頭上無法徹底解決問題時,是不是也可以考慮從食品消費的終端應對與降低風險呢?

[1] [2] 下一頁

相關新聞
由徐文長的奇聯(lián)怪對想起
“家有待嫁女”背后的煩惱
只有俗的網站沒有俗的網民
體育反腐僅有氣勢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