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同性戀”話題引多國輿論內戰(zhàn)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2011-07-06 編輯:黃水來
同性戀被接納程度有多高 北京大學學者張頤武5日告訴《環(huán)球時報》,近些年中國對于西方很多觀念越來越熟悉,社會對同性戀話題的寬容度也在增加。西方對同性戀態(tài)度的轉變的確對推動我國相關話題逐漸開放起到很大作用。 但張頤武并不認為中國社會真達到了像網(wǎng)上言論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寬容程度。他說,中國同性戀問題的復雜性在于,公眾對同性戀的理解并不充分,承受力也遠沒有達到。但“支持同性戀”卻好像被西方國家說成是“世界潮流”,如果公開表示反對,似乎就站到了“世界前進的對立面”,這讓大多數(shù)中國民眾既不愿意公開反對同性戀,而在內心又無法真正理解并支持?!安恢v”是個謹慎的原則,但不發(fā)聲不代表不反對,這就是中國“沉默的大多數(shù)”。在虛擬世界中,關于同性戀的話題似乎炒得風生水起,但這只是中國知識界、文化界少數(shù)關注此話題的精英的行為,與整個社會觀念的變化并無太大關系?!俺聊拇蠖鄶?shù)”讓同性戀在中國異常敏感,呂麗萍把敏感問題挑明了。 其實,即使在對同性婚姻已經(jīng)打開綠燈的西方國家,在社會深層次中對于同性戀的爭議仍然存在。英國《泰晤士報》5日報道說,倫敦同性戀2日舉行周末大游行,英國首相卡梅倫還盛贊這是“愛的狂歡”,但就在當天,英國一位著名劇作家因他的音樂劇中主人公形象是個同性戀,而被終止了合約。 有中國學者告訴《環(huán)球時報》,在歐美社會中,同性戀話題被看作帶有強烈后現(xiàn)代意味,談論同性戀和支持同性戀成了時髦話題。西方媒體上關于支持同性戀的報道很多,但在世界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同性戀仍然不被支持。美國紐約州前段時間通過法案,允許同性婚姻合法化,很多人認為美國社會似乎完全接納了同性戀。但事實并非如此,美國主流社會對同性戀還是持反對態(tài)度。紐約州允許同性戀結婚,同性戀者徹夜狂歡,這從側面就反映出同性戀在美國不被接納度有多高。“如果接受同性戀是件平常的事,那些同性戀者為何要喜極而泣,還搞起大游行慶祝呢?”(記者 紀雙城 孫微 青木 陶短房 李珍 徐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