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駕入刑"后呈現(xiàn)多元化犯罪形態(tài)
來源:新華網 2012-02-03 編輯:黃水來
莫因存有僥幸心態(tài)涉“醉駕”案 自去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規(guī)定“醉駕入刑”以來,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受理的危險駕駛案件呈現(xiàn)上升趨勢。僅2012年1月1日至2月1日,該院就受理危險駕駛案件81件81人,案件呈明顯的上升趨勢。 據李世寅透露,在該院已審結的案件中,甚至有因兩次醉駕被判拘役4個月10天并處罰金5000元者。此人30歲,在去年6月3日21時40分許,他在醉酒后駕駛一輛摩托車在小欖鎮(zhèn)撞上一輛電動車,他自己與對方均受傷,兩輛車也都撞壞,但他并不接受教訓,不但逾期未到公安機關接受處理,反而在去年12月20日22時31分許,又醉酒后駕駛摩托車,結果在路上被公安人員截獲。 “醉駕入刑”政策的出臺實施,對社會公眾的影響力和震懾力是有目共睹的。但“醉駕入刑”后緣何“醉駕”者仍屢見不鮮?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政研室負責人李志金認為,這與有些人仍心存僥幸心理有關。尤其是一些有多年駕駛經驗的“老手”,盲目自信地認為喝酒影響不了其判斷能力,不惜鋌而走險;還有一些人自大地認為有辦法通過“其他渠道”將這一違法行為“擺平”……這暴露出酒駕現(xiàn)象具有反復性和階段性的特點。但“能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存僥幸心理者必定會為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付出代價。 中山市第二市區(qū)人民檢察院偵監(jiān)科副科長陳曉學說,出現(xiàn)針對酒后駕車者的“撞車黨”,則從另一側面在提醒市民,莫因心存僥幸心理而酒后駕車?!白曹圏h”之所以能屢屢得手,正是抓住了酒駕司機害怕報警后被判刑的心理進行詐騙,這種作案手段有很大的隱蔽性。遇到類似情況時,如果對方不是因為過失撞車,有明顯的撞車動機,或者因很小的損失卻在索賠時“獅子大開口”,應及時與警方聯(lián)系,切莫因有確會被處罰的酒后駕車行為而出現(xiàn)更大的損失。 在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有關方面還需防范另一種情況:醉酒駕車的司機在深夜發(fā)生單方事故后,棄車逃離現(xiàn)場,休息至次日酒醒后或自己報案,或與熟悉的汽修廠勾結,虛報事故時間和原因,甚至找人冒充事發(fā)時的駕車者向保險公司報案理賠。 |
- ·經濟專家稱國內經濟下行風險猶存
- ·專家稱中國的外交保護面臨新挑戰(zhàn)
- ·省政府與工信部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
- ·福莆寧三市今后實現(xiàn)互認人才政策
- ·閩出臺公共租賃住房租金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