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簡機構 公務員的“縮水”之憂
來源:東南網 2012-04-24 編輯:黃水來
一是美國的政府大樓與中國的政府大院之比較。我是見過夏威夷的州政府的,知道夏威夷的州政府很小,總共就是一幢樓,而從我見過的有關材料表明,美國的其他州(或市)政府也差不多,例如美國德州Manor市政廳,沒有樓層,沒有圍墻,只有幾間平房;佛羅里達州寶石島市的市政廳,就像中國哪個村的村委會;印第安納州Laporte市政廳,就像中國陜北的窯洞……與我國省、市、縣的政府大院(不是大樓)相比,簡直寒磣之極。于是我想,除了人家的公務員不像我們那么闊綽,起碼也說明,與我們相比,人家才是“小政府”,機構少,人員少,包攬的事也少。 二是中國行政成本之高大概在這個世界上屈指可數,除了“三公消費” 屢禁不止居高不下,就是吃財政飯的人太多。 看來,劉錫榮同志說的“職位數超編和公務員超編現象嚴重,‘官’滿為患”并非不實之辭,倒是我國的“官民比”為1:194.3,比世界上“官民比”最低的英國(1:118)還要低得多這個數據相當可疑。再細看有關報道,發(fā)現人家的“官民比”說的是吃財政飯的人頭與民眾之比,而國家公務員局負責人說的2010年公務員的統計數據中,并“不包括參照公務員管理的群團機關、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例如,文聯、社科聯、僑聯、工商聯等等及與之相關的各個協會和各級機構,例如,工、青、婦的各級組織及其機構,例如,全國各地公立的大中小學校的教職員工,不僅如此,即在黨政機關之中,還有相當數量的行政事業(yè)編制,他們都是吃財政飯的,卻都在統計數據之外。經過如此這般的“分流”,我國的公務員隊伍與“官民比”就像變魔術一樣,只在轉眼之間,就大幅度地瘦身縮水了。 精減機構與精減人員的做法也大同小異。一個部門原有二十個處室,精減后變?yōu)槭畟€,但每個處室的處級干部就相應翻倍了。 忽然又想到《阿Q正傳》中的那個小尼姑對阿Q說的三個字:“革過了”。如果人們一直期待的政治體制改革也用這種方式去“革”,倒也著實令人擔憂。 |
- ·福建省即將邁入“動車旅游時代”
- ·閩藥監(jiān)部門已查控問題膠囊26662粒
- ·福州市部分加油站推錯峰加油優(yōu)惠
- ·翔安啟動學生午餐補助 年投500萬
- ·發(fā)改委等14中央部門公布今年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