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 哪些行為是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主要是指發(fā)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wǎng)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身心傷害的行為。 言語方面:威脅、戲弄、辱罵、奚落、嘲弄和起外號等。 身體方面:打、踢、推搡、抓、咬,以及勒索、搶奪物品等。 欺凌可分為直接欺凌和間接欺凌。 直接欺凌:指欺凌者直接實施于受欺凌者。 間接欺凌:通過某種中介來達到欺凌目的,如背后說人壞話,制造謠言,社會排斥等。 【探因】 為何會發(fā)生校園欺凌? 為什么現(xiàn)在的校園欺凌事件那么頻繁發(fā)生?一般認為,這與家庭、學校等多方面教育缺失、法治意識薄弱等有關(guān)。 有些家長忙于生活,忽略了與孩子的溝通。孩子為引起注意,便開始采取一些極端方式。 孩子犯錯時,父母采用打罵作為教育手段,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灰暗心理,導致未來在強烈的心理沖突中,一點小小的刺激就會引發(fā)孩子激烈的反應。 父母忙于工作,給予孩子陪伴的時間太少。事實證明,缺乏陪伴、內(nèi)心孤單的孩子,處事走極端的概率更高。 社會上的“哥們”義氣也是原因之一。特別是初中生,由于年齡尚輕,會產(chǎn)生盲目崇拜,希望從中獲得“存在感”與“成就感”,比如通過暴力手段能夠?qū)崿F(xiàn)個人目的,炫耀自己的能力,甚至借此勒索財物,從而產(chǎn)生欺凌他人的現(xiàn)象。 此外,有些教師關(guān)愛教育缺失、學生法治意識薄弱也是原因。 【提醒】 14種“信號” 顯示孩子可能受欺凌 調(diào)查顯示,有52.6%的學生在被欺負后因為怕丟臉而不求助。在孩子選擇沉默的情況下,就需要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多了解多觀察,當您的孩子出現(xiàn)以下14個不尋常的表現(xiàn)時,一定要引起注意,應及時了解并反映給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