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上午,廈門同安區(qū)洪塘鎮(zhèn)郭山村村民郭木正在田間忙著,一見區(qū)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高級農藝師葉慶成來了,連忙將他招呼進大棚。
走了走,看了看,葉慶成發(fā)現(xiàn)這片地里的紫長茄落花現(xiàn)象比較嚴重,就問:“你多久給花噴一次藥?”
“20天。”
“隔得太久了!最近氣溫比較低,10天就得噴一次?!比~慶成指著一朵剛吐蕊的花說,“瞧,花剛吐蕊時噴藥效果最理想。”
農業(yè)專家走進田間地頭,為菜農現(xiàn)場點撥,這在郭山村是常事?!袄先~都成了我們的老朋友了。”村支書郭水平告訴記者。
郭山村是典型的農業(yè)村,90%左右的農戶從事蔬菜種植,面積超過3500畝,其中,大棚紫長茄種植2100畝,產值占農民收入的80%。
當了16年村支書的郭水平回憶說,上世紀90年代末,郭山紫長茄遭受嚴重的青枯病、黃萎病,部分農戶甚至絕收。區(qū)農技推廣中心進行砧木接種試驗,篩選出“超托魯巴姆”,與臺灣農友的704紫長茄嫁接,將發(fā)病率控制在5%以下,而且能延長收獲期1-2個月。組織推廣后,產量提升了20%。
“菜農盼的是致富,愁的是技術。”郭水平感慨地說。
2004年12月,郭山村菜農成立了蔬菜協(xié)會,去年10月改為廈門郭山蔬菜專業(yè)合作社,入社村民152戶。幾年來,合作社積極推廣先進技術,先后舉辦了蔬菜無公害生產、紫長茄大棚栽培等培訓班,并邀請蔬菜專家開展咨詢,為近3000多人次菜農解決生產中的問題。
干了28年農技推廣工作的葉慶成,是郭山村常常邀請的技術指導之一。去年,郭木種有6.5畝紫長茄,每畝純收入1萬多元。然而,在葉慶成眼里,還有提升的空間。“用進口復合肥,價格偏高。而且,就紫長茄而言,復合肥中磷含量超標,鉀卻不夠?!庇谑?,葉慶成建議,用碳酸氫銨、氯化鉀自配化肥,每畝可減少1500元成本,效果還更好。
農技推廣,帶來的是增產增收。去年,全村蔬菜總產量超過1.5萬噸,產值超過380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8500元,比洪塘鎮(zhèn)平均水平高30%。與此同時,榮譽接踵而來,如全國“一村一品”示范單位、全國紫長茄種植標準化示范區(qū)、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全國農民科學素質行動試點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