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老人全年獲得的子女供養(yǎng)少于500元
調查顯示,80.9%的留守老人依靠自己的勞動自養(yǎng),但從事農業(yè)生產或其他副業(yè)的自我勞動收入往往只夠或不足以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很多留守老人不僅承受繁重的勞動負擔,還要肩負撫養(yǎng)孫輩的壓力。在獲得子女經濟支持的留守老人中,76%的老人全年獲得的支持少于500元。另外還有18%的留守老人沒有獲得外出子女的任何經濟供養(yǎng),甚至反而還要因為照看孫輩而增加經濟負擔。
然而,留守老人對外出子女經濟供養(yǎng)和生活照料的滿意度都非常高。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他們總為子女著想,對于子女未盡孝道的責任總能給出自我滿意的解釋;而子女只要在這方面做了一點一滴的事情,他們就會非常感動、非常滿意。
![](../../../images/attachement/jpg/site2/20091203/001aa02d363f0c815e1c19.jpg)
農忙時節(jié),老人們親戚幫親戚,鄉(xiāng)鄰幫鄉(xiāng)鄰,解決勞力緊張,這是倆老姊妹農事間隙小憩。
![](../../../images/attachement/jpg/site2/20091203/001aa02d363f0c815e201a.jpg)
因缺少青壯勞力,農忙時老人們不得不超時勞作。
多數子女與父母的通話時間不超過3分鐘
精神贍養(yǎng)是老年人的重要需求,農村外出務工子女普遍只把贍養(yǎng)義務理解為物質供養(yǎng),而忽略了對父母的精神關懷。調查發(fā)現,外出子女9—12個月才回家一次的留守老人占59.4%,而1年以上才回家一次的達21.3%,而這些子女中,有一大半的人回家停留的時間少于半個月。留守老人與外出子女的電話聯(lián)系呈現單向性,54.7%的老人與外出子女的通話時間通常不超過3分鐘,46.9%的老人半個月以上才和子女通話一次,而通話內容會涉及心理交流的只占9.0%。還有10.0%的留守老人與外出子女之間并無任何聯(lián)系,代際情感溝通和互動徹底中斷。
“迄今為止,留守老人問題還沒有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更缺乏相應的社會關愛措施?!比~敬忠指出,農村留守老人的問題不僅關系到他們自身的晚年幸福,也影響到孫輩的教育,更牽動著整個社會的健康發(fā)展。(宋剛明攝影報道)
- 2009-12-03為空巢老人提供人性化服務
- 2009-12-03呵護空巢老人 從呵護父母開始
- 2009-12-03解決好空巢老人問題有利于社會和諧
- 2009-12-03重陽節(jié)聚焦: 空巢老人成中國社會亟待破解命題
- 2009-12-03農村“空巢”老人年均遞增8% 渴望親情關懷
- 2009-12-03女子流竄鄉(xiāng)村 專騙空巢老人
- 2009-12-03“空巢老人”:政府有責子女也要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