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4月9日訊(本網特派記者 翁遠航)田園如畫,引人入勝。在略帶涼意的春天,4月8日,“第二屆全國網絡媒體江西游”記者團來到了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名篇《桃花源記》的創(chuàng)作原型所在地——位于星子縣西端,地處廬山大漢陽峰下的桃花源景區(qū)。這里不僅自然風光秀麗,且歷史涵蘊深厚,人文景觀眾多。景區(qū)內有楚人村、康王谷、恩桃庵、陸羽亭等遺址;有谷簾泉、漢陽峰、烏龍?zhí)?、呂洞賓洞等勝景,讓媒體記者們流連忘返。
?
桃花源又稱康王谷。谷中西側峰嶺綿亙,青山疊翠,瀑溪瀉流,田園如畫,氣候尤適,引人入勝,是一處田園攬勝的極佳之地。入口處,有溪流自谷中蜿蜓向前。沿溪而上行十里許,眼前豁然開朗,屋舍儼然,壟田層層,雞犬之聲相聞,溪流千回百轉。如此景象直至谷底,有一條瀑布懸空數十米,蔚為壯觀,這就是廬山著名的谷簾泉瀑布。朱熹手書“谷簾泉”三大字刻于進谷路旁的崖壁上,十分壯觀醒目。茶圣陸羽在《茶經》中記載:谷簾泉為天下第一.從美學角度看,在觀瀑亭觀瀑,有迷離朦朧之美;在石橋觀瀑,直面巨瀑飛流奔瀉而下,則有雄奇豪放之美;立于仰止亭上層觀瀑,有淋漓通暢之美;而坐于仰止亭下層,身倚欄桿,悠閑仰觀,則又有飄逸飛動之美。人與自然,在此達到高度的和諧統(tǒng)一。
?
游覽中,《桃花源記》的創(chuàng)作故事自導游口中娓娓道來。昔日陶淵明自故里栗里村(現溫泉療養(yǎng)院,屬溫泉景區(qū))至東林寺訪彗遠高僧??低豕饶吮亟浿?,屢次往返,此情此景,使陶公感受日深,加之先生坎坷經歷,于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由康王谷而幻想出桃花源奇境,進而感發(fā)桃花源那種悠閑自在的境地,產生千古名篇《桃花源記》。
?
桃花源谷深境幽,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觀與古代文人騷客留下的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對游人產生神奇的魅力。桃花源現為星子縣隘口鎮(zhèn)廬山壟村,居住著陶、康等九姓千余村民。他們?yōu)樘展蟠械阶院?,與昔日的陶公一樣,享受著這悠閑自得、自耕自給、與世隔絕地田園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