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記者:第一個問題我們要發(fā)展低碳經(jīng)濟的話,我們普通公眾的生活將會受到什么改變或者需要什么改變?您能不能形象的描繪一下前景。第二個中國很多人關(guān)注科技,他們想未來科技什么時候趕超西方引領(lǐng)世界潮流?
徐匡迪:我是你們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的粉絲,我喜歡這個節(jié)目,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頻道,而且希望你們能夠繼續(xù)下去。
至于說在提高全民的科學發(fā)展觀的意識,也就是節(jié)約資源、能源,提高資源方面我認為科教頻道是可以播放的,我覺得不能靠政府官員或者簡單的市場價格來強制人民,我覺得中國的古代的老祖宗非常強調(diào)順法自然,實際上就是愛護自然,人不能和自然抗衡,而是要和諧共處,現(xiàn)在的科學家、包括西方的科學家、哲學家都非常贊成,所以我覺得可以在科教頻道里面比較系統(tǒng)的闡述一下中國古代哲人對于社會經(jīng)濟人和自然的態(tài)勢,我覺得會受歡迎。
另外我覺得在科教頻道上大力提倡兩新的建設(shè),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的社會,比如說在上班的時候十多分鐘就不要坐車,就步行,多多提倡走,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有人提出來像歐洲一樣恢復自行車,因為大城市提倡自行車以后交通很難的。
另外生活方式不要走極端,冬天把空調(diào)開到25、26度,夏天開到18—22度,進去還披一個披肩,這個都是非常浪費的,所以中國不是沒有錢,是缺少了一種健康的生活理念,所以我覺得科教頻道可以大量做這方面的工作,因為請一些專家來講老百姓容易聽進去。
我給你們講一個笑話,有一個校長那個時候吹空調(diào),余秋雨當時就說我是不贊成空調(diào)的,什么理由呢?不是我買不起,是你失去了對大自然的一種感覺,因為人生在世90歲是長壽,十歲小兒不知寒暑,80以上的老人也感受不了什么,所以你能夠感受到夏天,感受到冬天,能夠穿裙子就是因為這樣,北歐的人要到南歐去曬太陽,你不能老是在溫室里面。如果你冬天在房間里還出汗建議你補藥不要吃了,如果科教頻道從這個角度去講,比你宣傳我們國家資源多少更有效果,他想我們是應(yīng)該有一個好的生活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