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模式不能成為中國改革的“頂層設計”
2014-12-11 11:08:37? ?來源:紅旗文稿 責任編輯:鄭思楠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前不久,有強調“頂層設計”的經濟學家提出,中國應以“歐美模式”作為改革目標。照搬歐美模式能夠建成符合絕大多數(shù)人利益的市場經濟嗎? 歐美模式是一種冷酷無情的經濟 大量文獻和事實表明,歐美模式是為少數(shù)富人服務的模式,不能實現(xiàn)共同富裕,不能復制來為中國大多數(shù)人服務,更不能妄稱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最終目標”。僅僅從西方經濟學和歐美社會現(xiàn)實的角度來評論,這種主張也是站不住腳的。 對于歐美模式是否符合絕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美國著名經濟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爾森在與威廉·諾德豪斯合作的《經濟學》(第17版)教科書中,就給出了完全否定的答案。按照這兩位美國教授的觀點,以私人企業(yè)為主、政府較少干預經濟的歐美市場經濟,根本不可能“符合社會上絕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這兩位教授進一步寫道:“我們的經濟是一種冷酷無情的經濟?!绹耸杖氩罹嗟臄U大,許多人窮于無出路的工作和困于潦倒的左鄰右舍,不過是市場經濟加劇不公平的一種并非夸張的寫照。此外,北美、西歐、東亞一些富國,還有世界上其它一些國家的分配也極不公平。”(《經濟學》(第17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年,第607頁) 他們還深入分析了資本主義制度下財富分布與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關系,指出:“在市場經濟中,財富分配的不公平遠遠大于收入分配的不公平”。而且,其趨勢就是“財富的分配變得越來越不公平”,并加重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在排除“革命”和“激進”手段后,這種狀況是不可治理的。(同上書,第313—314頁) 另外,美國社會分層已經固化,在這種分層固化下,窮人“向上流動”的機會少之又少,社會分裂的鴻溝加深,機會均等效應極度萎縮。 至此,一個相關的問題也就非常明白了,即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的競爭有利于勝者,財富和收入分配向少數(shù)勝者高度傾斜。在美國,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例如,最近30多年中,資本主義國家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作用在弱化,多數(shù)人工資、福利下降已經成為一種長期趨勢;尤其是中產階級收入持續(xù)下降,并分化瓦解。當前,美國的基尼系數(shù)已經達到0.47??梢?,在歐美模式中,經濟增長無法使中產階級和窮人從中受益;蛋糕越大,兩極分化越厲害。 金融危機爆發(fā)后,歐美(及日本)社會的兩極分化更加劇烈。中產階級成為“下流階級”。文獻顯示,美聯(lián)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是自由主義的堅定信徒,自由市場的捍衛(wèi)者,資本主義的高級傳教士,但近年來他也承認美國不平等日益嚴重已成為國家危機。這表明,美國社會確實出了非常嚴重的問題。 所以,歐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首先是為“1%”的少數(shù)“權貴”服務,其“法治”的基本點就是維護這種狀態(tài)。于是,窮人被忽視了,中產階級在瓦解和墜落中也感受到了生存的困難。所謂的“法治社會”破綻百出。所謂的“滲透經濟”教義,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的,它“得不到歷史事實的支持”。所謂的“機會均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譏諷道,在財富兩極分化的資本主義社會中難以在全社會兌現(xiàn)。 但是,提倡搞歐美模式的中國學者對這些學術信息和事實為何就是視而不見? 美國模式是市場經濟弊端的象征 針對美國模式,斯蒂格利茨曾指出,美國模式是市場弊端的象征。世界已對“1%的人所有、1%的人治理、1%的人享用”的美國模式不抱幻想。美國模式絕非普世價值。 例如,2003年斯蒂格利茨在預言美國金融體系將發(fā)生大危機時就指出,美國式的資本主義是“神話”:“美國模式的資本主義成為市場經濟問題和弊端的象征?!保ā缎鷩痰?0年代》,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年,第4頁)其他國家“能夠選擇一條與目前在美國國內流行的所不同的市場經濟模式……實現(xiàn)一個更加平等、更加安全且具有更好的健康和教育水平——特別對于窮人來說——的社會”。(同上書,第6頁) 2010年,斯蒂格利茨在《自由市場的墜落》一書中,總結美國金融危機的教訓,指出市場原教旨主義的美國模式必須改革,根本不值得再繼續(xù)向往、復制。他寫道:“我們所推崇的意識形態(tài)當然已經不那么吸引人了,并且,這種意識形態(tài)失去光澤無法修復可能還是件好事情。……在世界范圍內大家曾經共同信奉美國及其教育出來的精英所提倡的價值標準,但是現(xiàn)在經濟危機已經削弱了人們對于這些精英們的信任。”(《自由市場的墜落》,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1年,第198—200頁) 有人熱情洋溢地宣稱“向往”歐美模式,說中國這樣的經濟學人“愈來愈多”、“這種思想的影響力也愈來愈大”。似乎中國改革30多年,竟然導致國內經濟學界“愈來愈多”的人在逆世界潮流而動,乃至引起“友邦詫異”:中國的“精英”們怎么了? 斯蒂格利茨和克魯格曼等經濟學家在一系列著作和文章中指出,在美國模式中: ——大資產階級對美國政府和政策享有支配性權力。在美國,廣泛存在著金錢政治、政企不分的“旋轉門”,壟斷領域的“公司福利制度”即“父愛主義”大行其道,腐敗的“裙帶資本主義”。換個說法,美國就是“權貴資本主義”國家。 ——投機賭博新經濟大發(fā)展,經濟結構嚴重失衡。政府舉措不當、市場失靈嚴重,資源分配錯亂,金融危機危害全球。 —— 經濟增長對改善中下層民眾生活的作用不斷下降甚至消失。財富和收入的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社會分層固化。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緊縮財政且削減公共支出,福利制度加速奔向“底線”。中產階級(包括制造業(yè)的許多工人)收入長期下降,且隊伍日益萎縮和貧困化。失業(yè)嚴重,貧困人口增加,且生活更加困難。工人罷工權受到更多限制,中小企業(yè)融資困難重重。在資本統(tǒng)治下,“先富帶后富是妄想”。 ——政府在“雙重標準”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美國以強大的軍事實力為依托爭搶全球戰(zhàn)略資源、操縱匯率、干預別國主權。政府和跨國公司一體化,極力控制國際貿易中的主導權。 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有哪一條能夠證明,在美國模式中,私有化、“自由市場”和“憲政民主”等能夠實現(xiàn)“普世價值”的美好允諾,是有利于多數(shù)人的,從而有理由成為中國的改革目標? 至此,可以說歐美模式對于中國的絕大多數(shù)人而言,不是什么好的選擇;歐美模式也不能解決當前中國國內的各種問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在公有制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和完善國家調節(jié)市場方式中探索自己的成功道路。 歐美有的政治家和研究者也已指出,中國即使匍匐在資本主義普世價值的旗幟下,也不能取得歐美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因為地球上資源有限。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心直口快地說:“中國領導人應該想出一個新模式,不要讓地球無法承擔。”換句話說,就是美國也不同意中國搞歐美模式! 如此,有些人“向往”的歐美模式還能搞嗎? 綜上所述,引導中國改革走向歐美模式的“頂層設計”,實際上是誤國誤民的設計。中國將排除干擾,繼續(xù)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作者:夏小林 國家發(fā)改委研究所研究員) |
相關閱讀:
- [ 12-07]發(fā)改委體改司司長:中國改革還要闖六道關
- [ 11-17]中國改革促G20機制創(chuàng)新 為G20出錢出“點子”
- [ 11-14]中國-東盟合作新未來之一:中國改革紅利惠及東盟
- [ 11-08]中國改革新境界:更冷靜地看待數(shù)量與質量
- [ 10-23]法治經濟打造中國改革升級版 中國將出資500萬美元推APEC區(qū)域基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