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腳下永遠沾著泥土——記全國優(yōu)秀法官黃志麗
2015-01-16 16:56:4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康金山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10月6日訊(福建日報見習記者 張輝 通訊員 楊特團)9月30日,漳州市薌城區(qū)法院民一庭內,黃志麗剛審理完一起民事糾紛案。 法庭內,一錘定音;法庭外,她的工作卻遠未結束。 “再公平的判決,也不能讓每個當事人都服判息訴,還需更多耐心的釋法析理,讓當事人感受到公正?!痹谒磥恚粋€法官的使命在于忠于法律,然而,冰冷法條的背后,還有人情冷暖。只有同時解開當事人的“法結”與心結,才能讓法治真正走進老百姓的內心。 黃志麗有自己的工作法——調查研究貫穿始終,親和調解貫穿始終,釋法析理貫穿始終。 辦案不能“搗糨糊” 1995年,黃志麗進入薌城區(qū)法院,此后,從一名書記員成長為法官。十多年的基層審判實踐,她交出亮麗的成績單:自2001年開始獨立辦案以來,共審結民商事案件5034件,無一發(fā)回重審、無一撤銷改判、無一申訴信訪。 這些數據背后,是她對司法公正的一套獨到“算法”。 “我深知‘100-1=0’的道理,必須深入調查研究、探求案件根源、理清案件證據,讓裁判還原客觀真實?!睂S志麗而言,公正是老百姓的訴求,更是法官的歸宿,“老百姓來到法院,多少帶著不安和疑慮。只有公正處理好每一個案件,才能讓群眾信任司法?!?/p> 2011年,她接手一起遺產糾紛案——陳老漢去世后,其子陳某私自領走7萬多元遺產,繼母黃某將陳某告上法庭。審理中,陳某稱自己支付了高額喪事費用,黃某卻堅持只認正式發(fā)票,雙方爭執(zhí)不下。 “閩南喪禮程序復雜,大部分項目缺少發(fā)票,若僅憑不足3000元的票據判定喪事費用,對被告不公平;如果單憑被告一句話就認定喪事費用達2萬多,也無法讓原告信服?!秉S志麗認為,辦案絕不能“搗糨糊”,“井越淘,水越清;事越擺,理越明”。她帶著書記員,深入陳某所在村莊走訪,跟村干部、村民一一核實確認陳老漢喪禮詳情。 不久,她便將一份完整的喪禮項目清單放在黃某面前?!爸箫堃琶祝v話要講理。你應得的,一分錢不會少,但有些費用你不能不認啊。”最終,在陳老漢的遺像前,陳某把3萬多元歸還繼母。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