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州十大消費維權案例發(fā)布 這些消費陷阱你避開了嗎?
2024-03-14 10:26:23?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卓志沐 我來說兩句 |
13日,2023年福州十大消費維權案例發(fā)布,涉及預付款消費、“價格刺客”、抽獎套路、車輛維修等多個消費領域。哪些是市民容易誤入的消費“雷區(qū)”?消費者又該如何有效防范?針對此,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lián)合市律師協(xié)會進行案件評析并發(fā)布相關消費提醒。 中獎式珠寶銷售 一抽就中大獎 【案例】2023年4月26日,消費者吳女士在晉安區(qū)某工藝品店消費時,用在店內抽獎得來的一張2000元代金券并額外支付399元,買了一款標價為2399元的黃金吊墜。當她拿著吊墜檢驗時卻傻了眼,這款吊墜不僅含金量不高,連商家提供的證書也不正規(guī)。 吳女士找到該商家要求退款,但遭到拒絕。接到吳女士投訴后,晉安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茶園市場監(jiān)管所立即聯(lián)系雙方組織調解,最終商家同意退還購買吊墜款項399元。 【套路解讀】該案屬于一種抽獎套路,商家先是抓住消費者貪小便宜的心理,以抽中大額代金券為誘餌,吸引消費者繼續(xù)購買商品,利用消費者對黃金、珠寶等商品不了解的弱點,誘導其使用高額代金券購買標價很高的商品,讓消費者感到撿了大便宜。其實,這類商品多數(shù)只值幾十元或一兩百元,遠遠低于消費者所付出的金額。事后消費者發(fā)現(xiàn)質價不符時,商家則以各種理由拒絕退款。 【消費提醒】近年來,“中獎式珠寶銷售”“掃碼抽獎送平板電腦”等消費騙局時有發(fā)生,其中除了不法商家蓄意挖坑外,存有僥幸心理也讓一些消費者掉入陷阱。購物時,對于抽中大額代金券、宣稱免費贈送電子產品等情形要特別小心;選購珠寶玉石,盡量到大型正規(guī)商場或品牌珠寶專賣店;參與“點贊抽獎送禮”等類似促銷活動時,要盡可能核實商家主體登記信息,登記注冊時間較短的要留意。 報名時承諾不過包退 退錢時遲遲不退 【案例】因報名公務員、事業(yè)單位等招考培訓課程,消費者顏先生與北京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培訓服務協(xié)議書》,共計繳費43900元。協(xié)議中寫明,考不上全額退款,退款會在提交申請后45個工作日到賬。 2022年8月,顏先生向該公司申請全額退款,被告知一次全額退款變?yōu)榉?0期退款,每期退報名費的10%,同時公司暗示不同意分期退款的方案就拿不到退費。迫于無奈,他只好同意該方案。然而,退款9000多元后,公司工作人員以“總部資金額度不足無法退款”為由,讓他再等等。 【套路解讀】該公司由于自身原因無法一次性退款,在消費者同意將退款方式變更為分期退款后,又不按照約定的期限退款,已經構成違約。消費者有權要求公司支付由于違反分期退款約定造成資金占用所產生的費用。最終,該案經過市消委會介入調查調解,公司方表示將為顏先生安排下一期退款,并保證接下來每月按期打款。 【消費提醒】成人教育培訓發(fā)展迅速,培訓機構借助短視頻平臺、社交軟件等進行宣傳、售課,隨之而來的告知信息不明晰、與宣傳承諾不符、繳費容易退費難等問題引發(fā)的消費投訴也不斷增多。消費者應盡量選擇本地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培訓機構,不要因為培訓機構所謂的“不過包退”“名師授課”“與某大學合作”等宣傳而沖動報名。同時,盡量避免一次性高額繳費,注意留存證據(jù)以便維權。 網購電影票需改簽 消費者遭遇“踢皮球” 【案例】2023年10月中旬,消費者陳女士通過電影購票平臺的小程序購買兩張電影票,之后因臨時有事要改簽電影票。她聯(lián)系平臺線上客服,得到的回復是“渠道及該平臺上購買的票均無法退票,購買界面均有提示該場次無法退改簽”。陳女士轉而聯(lián)系平臺人工客服,客服人員稱需跟影院協(xié)商,影院工作人員告訴陳女士,在哪購買的就在哪改。陳女士再次找到平臺,平臺則稱其“沒有改簽權限,需聯(lián)系影院協(xié)商處理”。平臺和影院相互推諉,無奈之下陳女士只好把電影票轉贈好友。 【套路解讀】該平臺在所有影片購票頁面下的“退改簽說明”中,均規(guī)定“本訂單暫不支持退改簽”,使得消費者只能默認接受“不支持退改簽”的唯一選擇。在未與消費者進行充分協(xié)商的情況下,平臺單方設置“不支持退改簽”格式合同條款,涉嫌利用格式條款限制、排除消費者在合理時間內退票或者改簽的合法權益。經消委會介入調節(jié),平臺及時對小程序進行整改優(yōu)化,除了在“退改簽說明”中修改相關內容,還在相應頁面提供了“轉人工”服務。 【消費提醒】消費者購買電影或演出票前,要重點查看涉及“退改簽”的條款,明確知曉退改簽渠道、適用條件及相關收費等內容,在確認接受后再下單。由于特殊原因需要“退改簽”的,應在第一時間向電影院(演出舉辦方)或購票平臺提出申請。若遇不允許“退改簽”的情況,可先與影院(演出舉辦方)或購票平臺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的可以向市場監(jiān)管等有關部門投訴。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