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干都不對!輿論讓鐵道部很崩潰
www.fjnet.cn?2010-02-03 09:12? 鄧海建?來源:新華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這樣的邏輯是讓人崩潰的?;疖嚻睂嵜?,是應對車票暗箱流動的一道補丁程序,本身沒有增加車皮,也沒有削減春運的客運需求,因此,本質上并不能有效舒緩一票難求的矛盾。它的主旨在于票務公平。既然是新的程序,自然就有新增的程序成本出現(xiàn),這是我們能公平公正地買到火車票的必然成本——就像電腦要防病毒就要裝防毒軟件、而防毒軟件運行必然耗費部分內存一樣的道理。驗票增加了時間,這很正常,至于等了多久多久,問題在于等的人太多、或者是驗票的人太少,而不能說明這個環(huán)節(jié)本身多么不正義。至于你身份證丟沒丟失,與火車票實名制有什么干系?難道坐飛機就可以丟了身份證嗎?就算沒有實名制,丟了車票也一樣回不了家,是不是據(jù)此就要把車票取消掉?實名制就是實名制,它不能美容瘦身,也不能醒腦怡神,更不是解決春運問題的“大力神丸”。
說句實話,相關部門對火車票實名制未必鐘愛有加,這完全可以理解:一是這個制度增加了物質成本與管理成本,二是實名制讓監(jiān)督更為深入,權力對監(jiān)督容易產生條件反射的抵觸。但對民眾來說,眼下實名制帶來的諸多不便或不爽,恰恰提示這個領域還有很多層面需要配套改革,或者說,實名制不能一“實”解千愁——而不是吹毛求疵地找些“欲加之罪”。
在對待實名制這樣的新鮮事物時,輿論也應客觀理性,不要以偏概全,多給實名制一些完善的時間和空間。否則,如果職能部門怎么干都不對,都要受到批評,就會令職能部門無所適從,從而挫傷改革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這對中國的改革發(fā)展、人民的福祉增進顯然是不利的。
相關新聞
- 2010-02-01寬容章子怡捐款門是錯位的輿論心態(tài)
- 2010-02-01從爬窗門事件看鐵路部門輿論敏感癥
- 2010-01-29機動車環(huán)境稅為何讓輿論先“激動”
- 2010-01-24公開是不讓網(wǎng)絡輿論“三人市虎”的最好良方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