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東南網(wǎng)12月13日報道,廈大一藝術系本科畢業(yè)生小陳在面試一家地產(chǎn)商營銷崗位時,面試官直接問她會不會喝酒,還說出因工作需要,上班時必須穿黑絲襪。這讓小陳當場被雷倒。
隨著職場各種“潛規(guī)則”的不斷曝光,大家對面試官的一些提問似乎顯得過于敏感,比如新聞中的小陳,一被問“會不會喝酒”,能不能接受上班“穿黑絲襪”就打了退堂鼓。筆者以為,對此不必大驚小怪。
首先,新聞中小陳應聘的是營銷崗位。營銷在這里無非兩層意思,一是策劃;二是銷售。無論是策劃還是銷售,都是一個很考驗人際交往能力的崗位,因為它需要向客戶推或老板推銷產(chǎn)品或策劃,口才和溝通能力很重要。當下流行的就是在酒桌上談生意,“會不會喝酒”這個問題,其實考官是想知道,你有沒有潛質,適不適合做營銷。
其次,“上班要穿‘黑絲襪’”之所以遭受非議,筆者認為是大部分人想“歪”了,文雅點說叫“曲解”。如果把“上班要穿黑絲襪”這句換成“上班要穿制服”,恐怕就不會惹來流言蜚語了吧。眼下,銷售類、服務類等崗位女員工的工作服一般是便西配裙子,一般企業(yè)要求上班穿制服也是合情合理的,何況小陳應聘的是一家知名的地產(chǎn)商。假設公司要求必須穿“黑絲襪”以統(tǒng)一著裝,恐怕也不是什么過分的事。
上班要穿“黑絲襪”之所以讓應聘者尷尬,一方面是應聘者(或者說是大多數(shù)人)錯誤估計了別人對自己的期待,另一方面還要怪面試官不會說話,考驗交際能力不一定要問“會不會喝酒”,規(guī)章制度也可以換種說法,“上班必須穿黑絲襪”改成“上班必須穿制服配黑絲襪”,這樣不就容易接受得多了嘛!
但話說回來,說不定面試官是想考考應聘者的應變能力,即對于一些“無理”甚至過分的要求,應聘者會如何處理。這也難怪,象牙塔里的大學生多數(shù)只具備知識技能,對于自我管理技能、可遷移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卻是相當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