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學校隨意辦興趣班而收費,竟然說成是學生“自愿”,明顯經(jīng)不起推敲。
一方面從教育管理規(guī)范上講,隨意舉辦興趣班是不允許的,即使要舉辦類似的活動而收費,還必須報當?shù)匚飪r部門審批。另一方面學生相對于學校和老師而言,永遠處于弱勢。在身份和權(quán)力都不對等的情況,根本談不上自愿。試想,在學校里,老師是絕對的權(quán)威,學生最聽老師的話,老師說買什么,學生就會買什么;老師說學什么,學生就會學什么。否則,一旦老師問起來了,自己豈不挨老師批評,所以,學生即使真的不愿意買、不愿意學,也得買和學。而今,該校老師要學生上興趣班,哪個學生敢不上?而要上,就得交錢。
事實上,許多“自愿補課”都是非自愿。如有的學校為了“補課”,強迫學生寫下“自愿補課保證書”,一旦遇到了上級檢查,學校就拿出“保證書”來稱是學生自愿的。須知,這樣的招牌早已成了“狐貍尾巴”,讓人感到審丑疲勞。有報道說,山東德州市有所中學真是“用心良苦”,學生們“自愿補課”,老師們也自愿放棄暑假休息時間參與“跨省補課”。難道老師們都這樣“風格高尚”?原來是沖著40萬元的補習費而去的。退一步說,即使學生真是自愿,有錢交的補了課,沒錢交的不能補課,這不侵害了教育的公平?
可怕的是,對于有償補課,不僅《中小學教師職業(yè)行為規(guī)范)》早就說不,而且上級教育主管部門三令五早地“嚴禁”,為什么該學校仍然我行我素?除了處罰不嚴以外,關(guān)鍵是該學校屬于民辦學校,而民辦學校收費按照“市場調(diào)節(jié)”,相關(guān)部門對此缺乏應有的監(jiān)管,以致民辦學校“我的地盤,我作主”。于是,各種“自愿補課”、“自愿捐款”便在民辦學校粉墨登場,令人糾結(jié)。
當然,出現(xiàn)“自愿補課”,也不能全怪學校。家長要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學校要向應試教育要分數(shù),不“補課”,怎么能夠把孩子推到同一個起點上?可見,“自愿補課”亂象,理應反思現(xiàn)實教育體制的語境。若不及時革新應試教育機制,應試的根還會結(jié)出重負的果。
- 2011-07-04高考狀元熱炒源于應試教育的病態(tài)
- 2010-09-10幼兒“考級”是應試教育蘊育的怪胎
- 2010-01-08江蘇出硬招治理應試教育違規(guī)辦學
- 2009-12-14不公開考試成績 仍是“應試教育”思維
- 2009-11-11應試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水火不相容?
- 2009-11-05應試教育為何這樣“頑強”
- 2009-11-05“素質(zhì)教育”只是“應試教育”的面具
- 2009-11-05如何看發(fā)“紅頭文件”抓應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