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門風”壞了作風
www.fjnet.cn?2013-02-21 11:14? 安傳香?來源:新華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已經(jīng)發(fā)布一段時間,各級政府正在認真落實。但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一些基層政府機關“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拉開了政府與群眾的距離。江蘇某地級市政府一名門衛(wèi)稱,可為領導增光添彩的“上等人”能順利進門,可能給領導添堵的百姓絕不能想進就進。(2月20日 《半月談》) 俗話說,一世不見官,是個老福人。對老百姓而言,去政府機關都是有事要辦,是不得已而為之,本身就有畏難情緒,若再遇上門衛(wèi)的盤查、阻攔甚至有意刁難,就更是畏上加畏、難上加難了。倘若老百姓對政府機關有了畏懼,產(chǎn)生了隔閡,改進作風就會淪為空談。因為轉作風雖然發(fā)力在干部,落腳卻是在群眾,核心是增進同群眾的感情,重點是解決民生的難題。群眾滿意才是轉作風到位與否的檢驗標準。 一些政府機關之所以存在強悍“門風”,恰恰說明沒有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改進作風的要求。雖然機關門衛(wèi)是直接“把關”者,但他們遵從的卻是門內領導的意志?!盀轭I導增光添彩的‘上等人’能順利進門,可能給領導添堵的百姓絕不能想進就進”,門衛(wèi)們之所以默守這樣的“通則”,一定是現(xiàn)實中吃了許多“塹”才長的“智”。而有些門衛(wèi)之所以對門外的百姓“橫眉冷對”,也是受了一些門內人的影響,狐假虎威。 一些政府機關的門之所以難進,直接原因在于不自信,根本原因在于執(zhí)政意識錯位。因為對自身工作不自信,不敢面對百姓,怕被揭短,怕不能解決老百姓提出的問題;因為理念偏差,對“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認識不到位、執(zhí)行不到位,怕麻煩,擺官架子。所以,對一些政府機關而言,改作風不妨先從改“門風”開始,有了好“門風”,才有望有好作風。 老百姓最重實際,干部有沒有辦實事他們心里有桿秤,政府機關要想具備“敞開大門”的底氣,就必須了解百姓的所期所盼,這樣才能找到為民服務的切入點,真正成為百姓的知心人,把工作做到他們的心坎上。這不僅需要機關工作人員樹立以民為本的公仆意識,也對他們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尚書》云:“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敝挥斜3终畽C關大門暢通無阻,才能拉近政府與群眾的距離,密切黨群聯(lián)系,聽民聲,解民憂;轉作風才能堅持正確方向,保持足夠動力,才能出實效,得到老百姓的真心擁護和支持。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21]轉作風切不可“松口氣”
- [ 02-21]改作風,請先改改“門風”
- [ 02-20]作風建設須加強文化考量
- [ 02-16]轉作風改陋習勿忘“開門炮”
- [ 02-08]改進作風不落實就會落空
- [ 02-05]改作風的“加”與“減”
- [ 02-04]廉儉作風
- [ 02-04]廉儉作風要經(jīng)得住“年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