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建8億元都“招待”了誰
www.fjnet.cn?2013-10-23 07:00? 陸文江?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針對國企招待費存在的問題,不能靠企業(yè)自覺自查,更需要在制度層面繼續(xù)推進信息公開。 近日,國資委紀委書記強衛(wèi)東做客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wǎng)站時,通報了中鐵建“天價招待費”事件檢查情況:確實存在發(fā)票開具不規(guī)范、會計科目使用不當?shù)纫恍﹩栴},通報批評57人,黨紀政紀處分8人,移送司法機關1人。 還記得,今年3月中鐵建披露2012年業(yè)務招待費8.37億元,一時間掀起軒然大波。輿論追問的焦點在于,年報顯示中鐵建去年凈利潤是85億,而招待費一項,一下就砍掉了凈利潤的10%。如此比例,是不是太高?如此大的金額,會不會有什么貓膩?一度,中鐵建有關方面堅稱“沒有問題”,某些高管更是情緒失控,指責媒體“胡扯淡”。而今,在檢查結果面前,孰是孰非,已有定論。發(fā)票、報銷、會計等方面的問題,數(shù)十人被問責乃至法辦,不僅說明有問題,而且還存在違法違紀等嚴重問題。 初步暴露出來的事實,給了某些人一記響亮的耳光,也引發(fā)公眾更深入的關注:好幾億的業(yè)務招待費,到底花在了哪些“業(yè)務”上,這些錢都是誰花的?具體都“招待”了誰?到底哪些環(huán)節(jié)有漏洞、被人鉆了空子?那些受到處分的人員,姓甚名誰,是何職務,具體又因為什么問題被懲處? 從目前公開的信息看,還不足以解疑釋惑。公開“天價招待費”,向人們算出一筆筆明細賬,解開眾人心中疑惑,是有關方面應盡的社會責任。再者,只有揭開蓋子、暴露問題,接受公眾的審視和反思,才能更好地把脈問診、找到病根。 值得注意的是,中鐵建“天價招待費”事件備受社會關注,一些央企沒有舉一反三,卻從中吸取了另類“教訓”,紛紛選擇故意不披露招待費明細,“業(yè)務招待費”這一財務指標甚至消失了。強行否認固然難以服眾,但刻意隱藏、欲蓋彌彰,同樣會引起更多的想象與猜疑。 日前,紀檢反腐領域開始推廣“簽字背書”新方法,意在強化監(jiān)管者責任,是加強監(jiān)督、落實責任的一種制度創(chuàng)新,受到了廣泛好評。針對國企招待費存在的隱性化、不規(guī)范、浪費大等問題,不能靠企業(yè)自覺自查,更需要在制度層面繼續(xù)推進信息公開,把“糊涂賬”變成“公開賬”,改“暗箱操作”為“陽光消費”。 本報特約評論員陸文江 |
- 責任編輯:林錦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3]中鐵建8億元都“招待”了誰
- [ 10-22]“簽字背書”應該制度化
- [ 10-22]專家:強調(diào)“簽字背書”說明存在糊里糊涂瞎簽字情況
- [ 10-22]中鐵建:今年業(yè)務招待費用降10%的承諾沒問題
- [ 10-21]中鐵建招待費事件1人移送司法 通報批評57人
- [ 10-21]中鐵建招待費事件1人移送司法 通報批評57人
- [ 05-09]中鐵建近3年招待費均超8億 回應稱合規(guī)
- [ 05-09]中鐵建回應天價招待費:占比低于規(guī)定但確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