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新提任省管廳級領導干部集體廉政談話中,廣東省紀委領導告誡,要警惕從政道路上的九個“陷阱”,給官員們敲了一次警鐘。 梳理一下,這九個“陷阱”,可以分成這么幾種類型。一是從官員親屬和身邊人入手,比如,通過向領導干部身邊人、近親屬迂回行賄,為其家人送干股,資助官員子女境外上學、經商或投資等。 二是利用官員的興趣愛好打開缺口,如通過打牌、打球等間接行賄,贈送或超高價格回購官員手中的貴重玉石、字畫等。三是滿足官員的“特定”需求而拉近關系,如資助官員跑關系、進步“上位”、“平事”,幫助官員放高利貸或“借款”、借房”等。 不管是從“身邊人”這個外圍突破,還是圍繞官員自身做文章,這些“陷阱”都繞不開一個權字,就是試圖與權力套近乎,與權力形成利益關聯(lián),最終實現權錢交易、以權謀私等目的。正所謂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對于手握公權力的官員來說,更是沒有白來的好處、無故的人情。不義的錢財,如同一顆隨時引爆的炸彈;放縱的貪欲,等于一個美麗的陷阱。 有這么一句名言,“權力應當成為一種負擔。當權力變成一種樂趣時,那么一切也就完了”??陀^地說,形形色色的誘惑和欲望,是各級干部需要時常面對的挑戰(zhàn),這必然要求具備較強的自制力和免疫力。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干部自己信念不堅定、底線守不住、作風不端正,甚至懷著尋租牟利、升官發(fā)財的心思來做官,那么就會被腐敗病毒侵入,掉進種種陷阱而難以自拔。 根據中紀委公布的調查結果,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fā)科瘋狂收受的大量玉石占其受賄總額的近八成,有很多來自商人、老板的“雅贈”,總價值上千萬元。說倪發(fā)科“玩玉喪志”,其實根子還在自身權欲膨脹、忘乎所以,玉石只是一種觸發(fā)物,“喪志”是“玩玉”乃至各種貪腐的根源所在。 剖析大量腐敗案例,這是一個普遍的規(guī)律。為官者要時時自警、處處自律,因為權力往往會面臨誘惑、帶來風險,一念之差,可能就會鑄成無可挽回的大錯。剔除貪念,秉持公心,多為百姓辦實事,才是最可靠的為官之道。 但另一方面,這些為官“陷阱”也暴露了監(jiān)督上的薄弱地帶,折射出對權力的制約和規(guī)范還存在不到位甚至盲區(qū)地帶。一些官員的親屬和身邊人之所以能打著旗號去牟取利益、“擺平”事情,關鍵還在于背后有人“撐腰”。一些官員獨斷專行,“一言堂”“一支筆”不受牽制、為所欲為,身邊人就會想方設法利用這種權力效應,各類行賄者也會聞風而來。 所以,遠離為官“陷阱”,需要自律,更需要他律。把各項制度完善起來,在執(zhí)行上硬氣起來,打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籠子,才能倒逼各級干部時刻警醒,切實用好手中權力,避免踩到腐敗“地雷”、陷入貪腐的陷阱。 |
相關閱讀:
- [ 10-21]從嚴從實,為官一任有擔當
- [ 10-15]咋看“為官不易”是道必答題
- [ 10-10]“習8點”為“為官不為”者敲響警鐘
- [ 09-10]對為官不為者必須加大追責力度
- [ 08-18]為官豈能不升遷不成活?
- [ 08-07]有一種“為官不為”叫“不在狀態(tài)”
- [ 07-30]“裸了”還有資格繼續(xù)為官嗎
- [ 07-25]童名謙的樣本啟示:為官不能不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