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電子政務的發(fā)展如火如荼,基層政府部門網站的攤子越鋪越大。不過,也出現了一些蘿卜快了不洗泥的狀況,有關基層政府網站效果不佳的新聞不絕于耳。據報道,近期,浙江省政府辦公廳發(fā)出《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管理的通知》,其中“縣級政府部門和鄉(xiāng)鎮(zhèn)(街道)原則上不開設政府網站,通過縣級政府門戶網站開展政務公開,提供政務服務”成為備受關注的一大亮點。 這則通知之所以贏得好評,大概是因為它坦率地指出了兩點:第一,對基層政府部門來說,“非必要不開設”當成為官網建設的基本底線;第二,基層政府部門網站遍地開花,確實存在“花架子網站”等鋪張浪費的現象。 雖然“互聯網+”是個新鮮的概念,但公共服務“觸網”本世紀初就已開始。職能部門上網,理論上裨益多多,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如果電子政務平臺能“一條線到底”,不僅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更有利于提升行政效能。“跑斷腿”的事情,鍵盤鼠標就能搞定;“磨破嘴”的事情,電子郵件就能說清——人民對公共服務的美好需要,能在電子政務平臺支撐的技術革新中,兌現為行政便利與民生利好。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曾組織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結果顯示,各地區(qū)、各部門已開設政府網站8.4萬多個。然而,在這些網站之中,時有被黑客入侵、面目難辨的,常年不更新的“僵尸官網”更是屢見不鮮。 政府網站是政府公共服務的“門臉”,成天撂荒長草,“有”比“沒有”更糟糕。一來,它昭示著網站建設上的形式主義流弊,消弭著基層部門的公信力;二來,它成為三公支出中的一個大窟窿。有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的電子政務市場規(guī)模為550億元,2010年市場規(guī)模突破1000億元。于此而言,讓效率低下乃至徒有其表的少數基層政府部門官網“瘦瘦身”,也是地方財政開源節(jié)流的好舉措。 早在2006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fā)過《關于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正式施行,對政府網站建設起到規(guī)范性推動作用。不過,長期以來,網站好建關停難,這些臃腫的基層官網背后很可能對應著利益格局。如果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沒有打破常規(guī)的勇氣,還真不太容易清理整頓。 給存量政府網站“瘦身”,固然是行政審批等改革的東風使然,更是公共治理現代化的題中之義。政府網站做減法,服務水準做加法,是未來電子政務的發(fā)展之道。眼下,對地方部門來說,有兩件事是最為要緊的:一是如浙江的新規(guī)定,將電子政務規(guī)范化、條理化,能砍的就砍,能關的則關,統(tǒng)一導航、統(tǒng)一用戶、統(tǒng)一申請、統(tǒng)一查詢;二是各地不妨借鑒經驗,借著清理基層政府部門網站之際舉一反三,對于沒有效率而虛耗資源的官方微博、官方公號、官方APP,多點審慎與務實,少些粗放與混亂。 |
相關閱讀:
- [ 11-07]治霾誰都不能掉鏈子 政府需要走在前面
- [ 09-21]“一號通行”是服務型政府的直觀體現
- [ 09-14]新能源汽車不能只靠“政府補貼”過日子
- [ 08-04]共享單車新規(guī)是政府創(chuàng)新管理的范本
- [ 08-03]小區(qū)停車要不要恢復政府指導價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